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9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上最牛钉子户"首先在网络上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绝不是偶然的.这一事件也给网络传播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的制定,是《宪法》确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一次真正落实,也划清了个人(社会)和政府各自行使权利的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从1998年《物权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算起,至今已经整整8年。但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将它放人整个民法的大视野,这个时间已经长达105年。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龙卫球回顾这段历史时所说,那是充满坎坷的一路。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第153条维持了原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规定也宅基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留出了一定的法律空间,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逐步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是势在必行的,现在国家也在各地进行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如果试点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相关配套的法律必然会出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特色的农地使用制度。目前农地使用制度面临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完善农地使用制度的当务之急是在民法物权法中确立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确立与土地流转相适应的农耕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分离而相互独立,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是德国物权行为理论的基本原则,三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本从我国物权法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他物权制度提出了看法,意在明确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归属关系及使用关系,使他物权制度能最大限主地发挥财产的经济效用。倡导建立我国的他物他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特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产物和反映。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现代化对各国法律提出挑战。物权法作为民法财产法的主干之一,旨在解决社会中财产的归属和利用问题,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全貌。文章试结合物权法近一个世纪以采的演变,对我国物权法的完善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益征收的范围即房屋应当扩大到其他不动产,比如码头等;征收补偿依据,涉及权利归属和权利内容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客体方面以调查结果为准。登记机关存在过错导致被征收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因征收导致物权变动的,以公益、合法和补偿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定原则是传统物权法最为重要的原则,其内容包括“类型强制”和“内容固定”两个方面,企图以之囊括一切物权法规范的强制性品格,不可取。依不同情形,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将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物权法定原则与物权法其他基本原则一道,塑造了物权法的强制性品格,使物权法上的意思自由隐而不彰。物权法定原则迎合了大陆法系的成法传统,中不涉及对物权法定原则本身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