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禹步有两种,一种是大禹之禹步,其特点是步不相过,这是最早的具有创始意义之禹步;另一种是俗巫多效禹步,但巫步并非禹步,其产生在大禹之禹步之后,巫步称为禹步法,简称禹步,其特点是步已相过,绝非大禹之禹步,仅具禹步之名而已。赵飞燕所善之踽步行异于大禹之禹步,亦异于俗巫东施效颦之步已相过之禹步禹步法。邯郸学行之所学当为行走之能力,跕躧与跕屣同义,就是践鞋跟,跕屣、跕躧与禹步无关,与禹步法亦无关,与邯郸行或邯郸步亦无关。  相似文献   
2.
西南少数民族法师的禹步本质上为步罡踏斗,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意义。换言之,西南少数民族祭祀仪式中运用的法术——禹步与道教的禹步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也是历史上道教影响西南少数民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扛神》起源于先秦时期荆楚腹地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它是一种融歌、舞、乐为一体,以多种道具为法器、带有宗教色彩巫术表演的民俗祭神仪式。在仪式场域的结构中,舞蹈是祭神最为活跃的因子,道具则视为通神最灵验的“法器”。文章从实地调查所采集的历史文献与口述资料入手,对《扛神》的舞法与法器中所隐蔽着的令人莫解的文化符号、形态特征作一初步梳理与描述,其意义在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可参性的资料,并从中捕捉一些历史久远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禹步"本是模拟大禹偏枯"步不相过"的一种巫步,后来纳入道教法术系统,成为道教"步罡踏斗"重要法术。通过对河洛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禹步"的研究,揭示"禹步"的起源、发展及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界在有关"禹步"起源的问题上存在着若干的争议,这些争议的发生,主要缘于对"步"的性质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其实,"步"在上古社会是一种禳除灾害的祀典仪式,而禹与这种"步"发生联系又同禹的山川神主特殊身份密切有关.春秋战国之际的巫师阶层根据民间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由大禹所创制的"步"祭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具有巫术功能的一套步法.后来兴起的道教又在此基础上对"禹步"加以吸收,特别是在"步法"层面上求变化,导致后世道教"禹步"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日书>中有关史前养生符号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和先民所创造的禹步特征、意义、价值等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而为研究秦代社会的传统养生与体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禹步巫术与禹的神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禹步是战国术士之流创造的具有颇强规范性的模拟巫术。禹步巫术产生于当时大规模的历史人物神话化运动中的大禹崇拜思潮,坚持从史料出发,抛弃一味疑古的先人之见,同时充分估计文化各要素嬗变,重构的复杂是正确认识禹步来源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以《赵飞燕别传》记载的“踽步”为基础,初步探讨了“踽步”与“禹步”的关系;探究了赵飞燕“踽步”的渊源;分析了踽步与邯郸学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