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篇》有残卷与宋本,在将二者比较后可知《玉篇》是由16917个字目和407530字注文组成,分归542部首,共30卷。其字形是楷书书写,有些字因避讳而缺少末笔。它收录了古文、籀文和俗字;其释文以音义为主,引征丰富且有按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秦系文字对西周文字的继承,一是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论述秦文化与六国文化以及文字虽有差异,但都是在西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夏文化,同中有异,是统一的。二是根据考古发现的文字进行比对,论述秦简牍书与先秦古文字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4.
汉字要缩小与汉语之间的距离,必须不断地调整其结构,随着汉语的变化而变化。从籀文到小篆的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汉字改革应该突出汉字是音意文字的特点,兼顾到形、音、义三个方面,使汉字既能表义又能表音,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篆书     
罗雄 《上海集邮》2003,(2):16-16
篆书是人们对甲骨文、金文、籀文和秦篆(小篆)等书体的总称,为我国最古老和最长久的字体,它的实用性则自汉代逐渐由隶书取代。 甲骨文 甲骨文为殷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的通行文字,因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为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15万余  相似文献   
6.
按照《说文》之序,结合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对《说文》重文中的籀文、或体以及字头小篆作了字形比较,明晰了各字形的构形方式。可知,籀文和或体在形体和构形方式的不同特点:(1)在形体上,小篆或体的字形线条较匀称,籀文则略显肥圆;小篆或体比籀文更加简明、齐整,有的是对籀文直接或间接的省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2)在构形方式上,小篆或体把一些以象形、会意构形的籀文字形通过增加部件或更换部件转换为形声字。通过比较籀文和小篆或体,可清晰地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许曼 《现代语文》2006,(5):125-127
关于小篆的生成,历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从李斯等人对小篆生成的贡献以及小篆与籀文、小篆与大篆、籀文与大篆等方面的关系出发,对小篆的形成作出一个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9.
字典的由来     
《出版参考》2005,(7):10-10
字典,是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工具书。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说是字典的雏形。今天所见是收录在《说文解字》中《史篇》及所录的“籀文”二百二十三字。  相似文献   
10.
籀文出自《史籀篇》。《史籀篇》早佚,迄今能确证为籀文者,仅《说文》所录籀文225字。然《史籀篇》由西周传写至汉,字形或已非原貌,加以《说文》流传已久,籀文在其中传钞和刊刻的过程中产生讹误,亦不足为奇。文章结合出土古文字材料,为《说文》籀文中部分舛误的形体作了考订。籀文中的讹形,有部分源于笔误,也有部分是受晚周文字写法影响致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