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313篇
科学研究   576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协作学习小组的QQ群交互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交互网络的密度、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探讨协作学习小组QQ群中的交互特征。根据分析结果,从增强QQ群协作学习效果的视角提出两点优化策略:加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者核心性;合理安排小组成员角色,提升小组凝聚性。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送变电工程项目逐渐增加,而由于送变电工程项目的特点使得提升送变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基于此,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分析方法。首先以一个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部门人员构建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数据验证与筛选,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送变电工程项目模型,对220 k V安江送变电工程项目进行网络密度分析、派系分析和点度中心度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得出此模型的可行性,并得出提升送变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联通主义作为数字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型学习理论,强调以生生交互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为促进网络学习者的深层交互和协作创新,联通主义课程创设了有助于深度思考、互动联通的问题解决情境。为探讨联通主义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以cMOOCs“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第五期课程问题解决阶段12个小组的协作会话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挖掘协作问题解决的教学交互规律。研究基于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模型设计出适用于联通主义协作学习的认知编码框架,通过对不同问题类型、成员构成和协作质量的小组进行认知网络差异分析和质心位移路径分析,揭示出联通主义情境下小组协作交互的相关规律:问题类型影响小组走向高层次交互的路径,成员构成类型影响小组的交互倾向与意愿,协作质量与群体交互层次和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精神交往论认为"物质交往和生产"与"精神交往和生产"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中国新闻奖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为我们分析二者关系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通过对第26届中国新闻奖进行地域分析、题材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印证了"物质交往和生产"对"精神交往和生产"的决定作用,也说明了"精神交往和生产"的相对独立性,而"精神交往和生产"如何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2005至2015年国内外南海研究领域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分析,整理出国内外南海研究文献分布与利用情况,探讨了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热点,发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的主要研究主题,挖掘了核心学者对各研究主题研究分布和作者合作的智能发挥等信息,从文献计量角度反映出国际学界南海问题研究的热点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2011-2015年图书情报领域论文的核心要素进行提取、统计,借鉴普赖斯定律,确定图书情报领域高被引论文,进而分析其核心作者、核心单位、核心期刊,并绘制知识图谱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当前图书情报领域的科学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金视角下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科研人员的跨学科研究行为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共享与流动。以基金领域为视角,研究学科知识流动,以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提出基于基金代码共现的学科知识流动强度测量方法,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351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构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探究网络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层次内知识流动路径。[结果/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是无标度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网络中重要节点呈非稳态;不同学部之间,存在若干条较为重要的知识流动路径;在某一个学部内,具有较广影响力的一类学科往往更容易构成知识流动链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研究者们把研究目光从个体学习转向组织学习,开始认为学习存在于组织内的交互活动中。本文尝试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班级的社会网络概况,并重点关注大学生由于学习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同时对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得出了两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并且讨论了其他因素对学习交流形成的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初步实践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此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