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旭 《文教资料》2007,(28):26-28
量词的主要功能是分类计量,但随着对量词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量词还具有一些隐性功能,如量词的形象性和量词的褒贬性。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量词的这两种特性,并把它们归为量词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的《史记》以其如椽大笔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过对史料的必要裁剪、加工,将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因此,后世的诸多研究者纷纷将它作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加以研究探讨。从文学的角度看,《史记》确实具有不少文学特征,然而从中国“文史不分”的传统来看,“史”的特征自然就应该包含“丈”的特征,《史记》的文学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它具有本身即有的“传记特色”。  相似文献   
3.
晓瑞 《华夏文化》2006,(3):52-53
当你来到滇西边疆,特别是在保山坝和昌宁、施甸、临沧等地,会听到很多人被称作“蛮儿”。其中有的是名字,而更多是对普通男子的通称,根本界定不了它的褒贬色彩。父母称自己的孩子时,便说:“我的蛮儿”,特别有爱呢的成份。“蛮儿”或“蛮”到底源自何处?为什么滇西人们喜欢称“蛮”?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相似文献   
4.
宋元之际南宋遗民词普遍存在“以词存史”的创作现象.存史纪史的叙事性主题、词人行迹的叙事性记载,拓展了词体的功能结构,使南宋遗民诸家词作具备了叙事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南宋遗民词人这种创作实践,在部分词人的创作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当可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自觉.纪实手法、褒贬笔法、铺叙手法及联章体的运用,可视为词人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丁珂 《华章》2010,(19)
褒贬概念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表明,褒贬概念的建立与言语和物质密切相关.当言语和物质离开客观事物本体的时候,言语和物质在褒贬概念建立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语的感情色彩十分丰富,与传统姓名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部分古语词在传承过程中感情色彩还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古语词三种不同的感情色彩,着重辨析了同义词感情色彩的差异,指出了传统姓名文化与古语词感情色彩之间的关联以及对古语词褒贬色彩的影响,论述了部分古语词在继承和发展过程感情色彩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是考查语言知识综合运用的试题,它要求考生在掌握主旨意的基础上弄清章的事实和细节及上下的逻辑性。几乎每篇章的语境都有一定的褒贬性,这种褒贬性反映了主人公的特定心理和情绪状态及作的写作意图,因此利用好章的语境褒贬性就能在把握主旨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春风     
正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相似文献   
9.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在古代小说评点中是重要一家,历来受人称道,但是分析张竹坡对吴月娘、孟玉楼两位重要人物的强烈褒贬,发现张竹坡的人物评点与故事情节和形象体系若即若离,褒贬评判多而逻辑论证少。这种状况与传统评点的丹黄圈点和判语抑扬方式有关,其思辨模式和表述方式应当客观分析并且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10.
"唯我独尊"在词典中的解释基本上都是形容"佛的尊贵"或"狂妄自大者",但这些解释尚不够准确和完备。本文探讨了"唯我独尊"的来源,分析了该词的语义流变,以期进一步完善对该词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