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对青年的成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路遥作品中“奋斗型人物”和整体呈现出的乡土气息可以培养青年读者对一普通的、平淡的生活的亲切感和可接受性;路遥及其作品是对青年进行人生教育的优秀素材。  相似文献   
2.
李新艳 《出版广角》2018,(13):94-96
陕北黄土高原是路遥出生、成长的地方,也给了他日后创作的灵感.纵观路遥作品中关于故乡的描述,是有生命承载力的,是交织个体与群体困苦生活状态的,也是可以被每个个体去创新的.路遥关于故乡的描述从未离开文学恒常的内涵,他用尽生命去展现故乡的过往、现在与未来,读者从中可以读出故乡的新味来.  相似文献   
3.
重读《平凡的世界》,仍然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依然能够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引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今天仍然能够力透纸背,层层扩散波光,让人读懂、读出社会历史内涵,其根本原因在于小说真正切入现实,以及作者的史诗性写作和作品的史诗性特征。小说书写的农村改革史、农民创业史和青年奋斗史正好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的发展、成长的历史。作品由双水村、石圪节到黄原、铜城大牙湾,由农村到城市,反映出了一个时代整体的社会风貌,具有丰富的史诗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酷爱读书是路遥这位作家研究,探索艺术规律,提高文学创作水平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世界》以1975-1985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背景,描绘了中国农村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了普通人民群众在从动荡走向转折的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贫困生活的坎坷命运,展现了他们为改变自身生活和命运在精神上走过的艰难历程。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农村生活图画相当逼真,而且精细深刻地刻划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写出了中国农民个体和群众的命运.是一部严格的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6.
风神操着巨大的口袋,向外倾倒这些没有翅膀的乱飞乱撞的鸟是风把整个夜晚连接起来。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朵花到另  相似文献   
7.
我说,以后我想做个自由人。恋说,傻帽儿,生活不允许。我几乎能想象他在千里之外,面对电脑里我的头像,皱着眉头,抿着嘴唇,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他的眼睛里,会不会流露出一点对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的嘲弄笑意呢?自由人,听起来就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名字。我似乎能感觉到风轻柔地穿过指间,抚摸我的长发,扬起的发梢俏皮地完成一个小小的圆弧,翻飞的裙摆像蝴蝶快速扇动的翅膀。我似乎能闻到湿漉漉的青草香和带着鱼腥味的咸咸海风。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我选择遵从自己的想法。即使世界翻转,日夜颠  相似文献   
8.
路遥小说的成功,在于它唤起了当代复杂的社会心理结构中人们的某种情感诉求,这种情感实际上是乡土中国社会在社会结构与阶级重组的历史变动中所聚集的社会怨恨的反映,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乡土人生哲学的价值偏爱,实质上是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面临西方现代思想的压迫时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周远喜 《初中生》2011,(20):18-19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语云"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更是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哲的精辟论述告诉我们:文章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优秀文章莫不是以情取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想文章能打动人,自己就必须为情所动。著名作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情不能自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路遥的作品,尤其是他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至今依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因,一方面是读者对路遥“用生命写作”和“为读者而写”人格的尊崇,另一方面是读者与《平凡的世界》中所蕴合的对苦难的抗争与超越、对道德的呼唤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等精神意蕴产生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