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到我拆迁移居无锡五河新村……后横遭文物失窃案.案情尖锐且极其复杂……不得不将郭老伯、张方行老伯母通信遗函手迹裱字,暂时寄存聋哑老邻友家保管……我们约期会晤,商量捐赠手续事宜。”这是一封写于1995年6月2日的信.写信人是个聋哑人,名叫吴树德,收信人为语青学家郭绍虞的子女。  相似文献   
2.
经过前后12年的艰苦历程,《中国历代美学库》最近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3.
天台宗的自然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代美学库》的出版,无疑是美学界的一件大事。在这一座巨型的中国美学的思想库、资料库中,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美学问题。比如,在佛教美学研究领域中,就有不少未曾研究而对今天建构当代美学体系可以提供有益借鉴的课题。现试以天台宗人的自然审美观为例,略呈管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美学库》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件盛事,它对于中国美学史与相关人学科的建设无疑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这部大型献资料库经过前后12年的艰苦历程,才得以问世,这本身说明中国古代美学与中国古代化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是一个厚积薄发,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对于时下过于浮泛的学术研究风气是一种矫正与警策。  相似文献   
5.
郭绍虞于1978年、1980年分别发表《“六义”说考辨》、《文论札记三则》两篇论文,对学术史上的“六义”研究作了系统地辨析.他以经学与文学为两种理路,梳理了“六义”说的谱系;以民歌为源,从源流关系厘清“六义”说的诸种纷争,努力探寻“六义”之真面目;以回归学术精神的姿态,开创了新时期“六义”研究接续学术传统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学者郭绍虞教授,学问精深,著作等身,师德高尚,爱护奖掖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论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把握和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脉络、理论精髓及其历史变化轨迹,既不能过度阐释,又要避免阐释不足,是需要用心经营一番的.中国文论教学既要立足中国文论的学科发展史、研究史,也要注意吸收学术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要将创造性还原、比较诗学、文化诗学和问题意识有机融合,思维并举,或许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8.
"以意逆志"是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传统的方法,由孟子提出。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将"以意逆志"解释为"根据作品探索原来创作意图"。那么,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该如何理解"以意逆志"?一、"意"的理解对于"意",传统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意"即说诗者自己的心意;另一种认为"意"即作者的意旨。还有一种折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斗转星移,春秋代序,历时十二载,《中国历代美学库》(以下简称《库》)终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由名美学家、北京大学叶朗教授为总主编。我参与唐代部分的编写,从中获得了不’少教益。  相似文献   
10.
《文库》的出版 ,无疑是美学界的一件盛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美学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博大精深。这些美学论著有一个显著特色 ,即从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中来思考和回答美学问题 ,而在思考与回答美学问题时 ,又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就其中对中国美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而言 ,道家痛感“自三代以下者 ,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庄子·骈拇》) ,愤激地说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 ,谓之倒置之民。”(同上《缮性》)他们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同上《天道》)、“淡然无极而总美从之”(同上《刻意》)的美学见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