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以《魏其武安侯列传》一为例,与《左传》进行适当比较,以窥探《史记》写人艺术的一般特征。论从五个方面展开阐述:(一)精心选择提炼典型事件,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使人物性格显示出多元化的特征。(二)注意通过细节描写,从细处刻划人物性格。(三)多样灵活地运用对比手法,衬托人物形象。(四)合理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对话凸现人物性格,(五)巧妙利用“论赞”形式深化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2.
不少人认为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主要靠人物的表演,人物的语言等形式,因此许多导演在拍摄现场也将主要精力用在这些方面。而对运用光效刻划人物往往不很重视。其实影视作品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就是光。毫不夸张地说,光效是影视作品人物刻划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以人物性格塑造为构思和创作的中心 ,在艺术形式和方法上 ,也必然以性格刻划艺术为美学追求。本文试从人物性格刻划——内心外现法谈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穷的,联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数列的通项公式an与前n项和公式Sn,不但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刻划数列变化的本质,而且它们可相互转化、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揭示an与Sn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矛盾转化的契机,从而可得到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美国小说中的黑人形象的分析来说明美国黑人在现实中为争取自由平等、实现自我价值所走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6.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划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7.
进入巴黎文化中心专设的瓷器展厅,一个名为《燃烧的辉煌——中国景德镇12—18世纪陶瓷杰作展》将一股沉蕴苍厚的古貌淳风扑面送来。其中的瓷器珍品按宋、元、明、清各年代顺序排列。北宋时期的“青白刻花斗笠碗”置于正门口.其色泽晶莹如玉,花纹洗练。宋代“陶瓷刻划花”技艺是当时普遍的陶瓷装饰艺术,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便可找到最原始的刻划花艺术的雏形,至宋代“刻划花”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形成独  相似文献   
8.
9.
《体育与科学》2018,(5):77-83
蚌埠双墩刻划符号是一套成熟的表意记事系统。其中的射术符号也极其丰富,为我们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射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案例。本文采用考古学和民族学等研究方法,对双墩遗址出土的相关射术刻划符号进行了分类与解析。结果表明:其中与射术文化相关的弓、箭、排箭、矰、弩等刻划符号,采用了象形与写实的手法,既反映了射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又具有革新和创造的辉煌,其中"弩"的刻划符号,也是目前最新的发现,该刻划符号把弩出现的源头推前数千年。这些符号为我们探索和研究射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弩的原始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和使用文字的国家。我国的象形文字比较及致少要早二千余年。殷墟甲骨文并不是最早的文字,我国文字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从距今七八千年的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到距今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刻划符号,再到五六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等象形文字符号……,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中国文字是中华各民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不应称作“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