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克洛德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以往的评论大都把他当作残酷、伪善的反面人物而予以否定.克洛德尽管是一个副主教,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爱斯密拉达萌发的爱情是真挚专一、无可厚非的.他既是"蜘蛛"又是"苍蝇"的双重性格,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克洛德所显示出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所不能企及的,他是一个具有悲剧价值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克洛德,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丑的代表,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如果换个角度审视,我们就会发现,克洛德是从一个善良博学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阴险、毒辣的副主教的他变化的根源就是基督教性禁欲主义。正是性禁欲主义的思想扭曲了他的人性,毁灭了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塑造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并客观而准确地揭示社会演变的潜流,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作者通过克洛德的悲剧形象揭露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残忍,揭示了世俗的爱情必将消灭宗教禁欲制度的必然规律。克洛德不仅代表着他自身的性格和命运,他的悲剧折更射出人性的深刻与复杂,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悲剧命运的范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对知识的由渴求到厌倦、对信仰的从坚守到背弃、他人性的由善良到扭曲、他对宿命的思索和反抗,使我们不得不反观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人性的泯灭与超越、道德的沦丧与坚守、灵魂的玷污与净化、信仰的缺失与重构,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