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 ,沉睡了几千年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了。首先是女性自身的“人”的意识的觉醒 ;其次是女性的自由平等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女性审美意识也开始突破封建的“妇容”观 ,蕴涵着男女平等的可能 ;崭新的爱情婚姻观念大胆突出自由选择与“先情后性”的立场 ,冲决着传统的两性伦理秩序 ,饱含着女性自由发展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 in Obergefell v. Hodges, showing that a subset of the dissent constructed devout religious groups as victims to rearticulate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LGBT groups, and religious entities. This rearticulation is possible as a consequence of ambiguity in the legal concept of religious liberty, which is explored in depth. That ambiguity is employed to mount an argument against the decision, moving LGBT individuals from oppressed to oppressor of religious groups. The study contextualizes this inversion against the material and symbolic conditions of both the LGBT and devout Christian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认为,自由是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所以法治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法律看为争夺权益而制定的产物,而应将它看作是试图实现正义原则而规定的最好方针,具有道德的功能,整个法律和正义的哲学就是以自由观念为核心而建构起来的。概言之,自由的法治观是罗尔斯法治观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于原因自由行为是可罚性已无争议,但是当学者们在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以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时,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解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与"实行行为与刑事责任同时存在"原则的关系问题。本文拟从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入手,对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责任基础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勿庸置疑,自由乃是人们今天所持有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本文将从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来展示自由重要性。首先,阐述了自由对于世界发展的有利之面,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正是由自由所激发的巨大能量所推动的。其次,分析了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从反面印证了自由的重要性。最后,对上述分析了作了几点反思,以寻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有益见解。  相似文献   
6.
人在网络的存在是基于现实的存在,网络生活只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成为取代现实生活的力量。人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不是虚幻的,同样必须要从现实社会出发来理解才有意义,从个体角度理解网络中人的自由只会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混乱。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同现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最终它也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存在,它的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是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而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结点在于审美对道德自由感的培养,个体服从社会道德规范的"他律"行为转为"自律"行为可以借助于审美来完成,具体体现为审美对个体崇高感的培养上面。因此对于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的大学生,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入审美教育机制,以改进方法,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经历的情感起伏。这里剖析了女主人公女性自由意识顿悟的建构过程,并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阐释她自由意识的不自觉性和被动性,反映了女性自由意识觉醒后注定在男权社会无路可走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With the globalization in education, there has been an influx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eds and challenges of understanding their backgrounds and their perceptions about libraries are becoming more present and urgent for librarians who are on the frontline of serving this special cohort. To discover and address the growing needs and challenges, we surveyed 42 Chinese students at 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 analyzed the data collec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ur goal i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common to this group and to provide some insightful information to our fellow librarians.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权利”内在包含了“自由权”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并深刻认识档案利用“自由权”,强调公民利用档案的“自由权”是公民利用档案“权利”实现的基础.从引导公民享受“自由”这一积极的政策调控角度,参考分析美国《公民利用信息指南》,探讨了“公民视角”的我国利用档案信息指南的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