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面宣传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基础性、战略性抓手。随着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守正创新阶段,正面宣传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开新适变,已成为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个要害问题。本文阐述了新阶段必须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基本方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当前正面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指出正面宣传的守正创新应当瞄准提质增效综合施策,并从理念、实操层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蒋氏家人决定把两蒋日记‘暂存’于胡佛研究所并授权其保存、开放。这是目前最完整的两蒋日记原始手稿。蒋介石日记从1917年到1973年。即蒋离世前两年;蒋经国日记从1937年到1979年,时至台湾民主化之前。”2006年4月27日,《南方周末》做此新闻报道,章并称:“今年2月,胡佛研究所对外正式宣布接受蒋家委托,保管两蒋日记。台湾政界及学界普遍感到震惊。台湾总统府国史馆馆长张炎宪大为惊愕,‘国史馆是法定的物管理机构,不能容忍两蒋日记流往海外’。”而相对于台湾政界学界,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该所近代中国档案及特藏馆的负责人之一则不以为然,她认为两蒋日记属私人物品,蒋氏后人有权做出选择。日记为“暂存”,其核心是两蒋日记暂存胡佛50年,且蒋家可随时撤回。作为蒋氏日记的保有蒋方智怡(蒋孝勇遗孀)的回应则是:“我一直为这些历史件寻找适当的保存地点,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档案保存能力及学术环境的公正与否。”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退想斋日记》内容的介绍,旨在指出其在研究山西政治、民俗和晋商方面的史料价值,进一步指出日记对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八个方面探讨书信、日记魅力之所在 :一、缘事而发 ,言之有物 ,有一定的目的、追求和意义。二、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巧用事实 ,铺陈有序 ,论证有力。四、结构严谨、跌宕多姿、形散而神不散。五、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的完美结合。六、富于哲理和思想意义 ,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七、富于知识性、趣味性 ,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八、语言生动形象、声调谐和、参差错落、铿锵有声  相似文献   
5.
叶昌炽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其《缘督庐日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主要从注明版本、比较版本异同、鉴定版本、考订辨版本源流、版本评价五个方面对《缘督庐日记》的版本学价值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在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本文就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师教育终身化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的深入,职前教师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实习生的专业成长问题。通过对学生实习日记进行分析,发现记实习日记可以培养实习生批判反思的能力,帮助实习生理清思路、调整心态,有助于增强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的"反艺术"与庄子的"法天贵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阿多诺与庄子所具有的“反艺术”倾向与他们的哲学思想及对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看法密切相关。通过否定现存艺术从而实现理想艺术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诉求。凌乱破碎的图景与虚静物化的状态是他们达到理想艺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广泛积累写作材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数字图书馆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文章首先对读者兴趣和 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剖析了读者兴趣的起源和形成过程,然后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及其关键问题进 行探讨,以希望数字图书馆能够根据不同类型读者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