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真空断路器断开空载变压器的过电压原理进行了阐述 ,对过电压的限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并详细分析了两种常用的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2.
电石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在制取过程中,由于有杂质的带入,电石会产生断带,其发气量在各断带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 AU TOU GH2热储计算软件对天津市武清县地热热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分析热储在不同开发利用条件下的特征 .主要针对无回灌和有回灌两种生产情况 ,分析地热热储的温度、压力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 ,还分析随地热水的生产 ,地热热储的生产能力、水位和压力的变化以及回灌对生产井的冷却效应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实验“二元合金相图”在实验中存在的操作困难,精准度差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改用熔点较低的物质制作同液相图,用凝固点降低测定装置系统制作步冷曲线,采用燃烧热实验贝克曼温度测定装置实现了样品冷却过程温度数据的在线采集及步冷曲线的同步显示,改进后实验温度精度由0.2℃精准到0.001℃,实验相对误差由原来约3%降到约1.5%,操作更简便易行,且用药量减少,实验时间短,安全,基本无污染物存在与排放,可以替代原金属相图实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并对该系统的常用优化方法、策略进行了对比介绍,提出了实现热电冷联产系统技术最优运行模型。对热电冷联产系统中的脱机过程和联机过程的分别进行了优化研究,给出了优化的基本思路。最后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对系统模型的主要参数、工作过程进行建模,并通过相互之间的约束关系分析,得到了模型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6.
卫星热管传热测试台的制冷与真空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能满足卫星环境要求的热管传热试验台的制冷与真空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采用液氮制冷和分子泵抽真空系统的方案。制冷系统能方便达到 60— -60℃的温度要求,并可以任意调节所需温度,且调温精度高、反映时间短。抽真空系统能满足0.1mPa的工作真空度和方便更换试样的要求,是一台简便、实用的卫星热管传热试验台。  相似文献   
7.
谐振子量子制冷循环性能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量子主方程和半群逼近研究以谐振子系统为工质,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谐振子数过程组成的不可逆谐振子量子制冷循环的一般性能特性,导出了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制冷率、输入功和熵产率等重要参数的一般表达式.并详细讨论了高温极限下谐振子量子制冷循环的优化性能,导出了最大制冷率和相应的制冷系数.所得结论可为非常规工质低温制冷循环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球形果蔬差压预冷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搭建的果蔬差压预冷实验台分别研究了不同的送风速度、开孔大小、开孔形状及排列方式,对球形果蔬在差压预冷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风速越大球形果蔬降温速率越快,冷风送风速度1.5~2m/s为最经济送风风速;椭圆形的送风口球形果蔬降温速度最快;交叉排列摆放方式降温速度快,但降温的均匀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半导体制冷器的基本原理,对半导体制冷用于CPU冷却的传热模型作了分析,探讨了半导体应用于CPU冷却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半导体冷却CPU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软土地基模型,采用比奥固结理论,计算分析了真空预压下的软土地基流固耦合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真空度损耗率、密封墙、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等因素对软基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抽真空早期,地表沉降增长很快,达到一定天数后,沉降值逐渐趋于稳定;真空负压沿深度、水平方向上损耗,在加固软土外围形成一个零孔隙水压力面;真空度损耗率、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对真空预压加固软土的效果影响很大;侧向密封墙对加固区内土体影响不大,但其限制了真空负压的侧向传递,使影响区的地基沉降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