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任何宗教艺术都是为表现其宗教思想服务的,释家的变文讲唱也不例外。本文抓住业报轮回这一最基本的佛教思想,具体地分析了它的来源及其在敦煌变文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词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主要集中在“无常”、“苦”、“空”和“业报轮回”的思想及对于“净土”归宿的追求上。通过对“文人曲子词”和“民间曲子词”的分析,探讨佛教思想在唐五代词中的具体表现,并总结出当时的词人在佛教接受中的几类现象。  相似文献   
3.
泰国小说《四朝代》通过对帕洛伊子女命运的设计,集中体现了克立·巴莫以忠孝为核心因缘的佛教业报思想。在克立.巴莫笔下,帕洛伊四个子女的命运各不相同。长子奥恩军人生涯坎坷,后出家为僧;次子达岸自幼出国接受西方教育,归国后参加革命,有一次失败的婚姻;三儿子奥德客死异乡;女儿芭佩婚姻生活不睦。这四种命运都是作者业报思想的反映,忠于王室、孝敬父母的人,其命运结局必定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尽如意。  相似文献   
4.
佛教的五蕴说、业报轮回说和“中阴”说共同构建了藏族死亡观的理论基础。这一死亡观念在当代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灵魂的净化,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释《葡萄园》中美国人混乱的生活状态,笔者提出了后现代社会里美国人的信仰危机,研究了品钦对《圣经》话语、美国梦和佛教教义的解构,从而得出是美国人的信仰危机造成了后现代社会里美国人混乱的生活状态。该结果对研究品钦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龟兹石窟存有多幅"佛受九罪报"题材壁画,表现的是佛前世的"恶行"和所得的果报.本文从"佛受九罪报"内容入手,结合龟兹壁画进行考释,并对与"佛受九罪报"相关的几个佛教思想理论问题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佛教到了晚明时期进一步世俗化,而随着晚明世人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人们的欲望也逐渐凸显出来。面对世人对欲望的追求,特别是对物欲与情欲的狂热追求,"三言"中借助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以及万法皆空观念对人们的情爱欲望、仕途欲望以及金钱欲望进行转移与调控,以使对欲望的追求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那些不能达到的欲望寻找到一个安慰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承负说”源流考 ——兼谈汉魏时期解除“重复”法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负说"是东汉<太平经>提出的善恶报应思想,其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其内涵主要是上天对个体及其家族所积累善恶进行核算和奖惩."承负"的发生以天人感应为前提,以父系宗法制家族为基本单位,强调儒家的忠孝观念,其报应主要发生在现世生活当中."承负说"具有我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根基,且与基督教原罪、佛教因果业报不同.解除承负是汉代自称天帝神师的道人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解除承负与东汉流行的解除重复法术完全不是一回事.后来道教典籍都不提及承负这个概念,但是承负观念流布很广,渗入我们民族的宗教文化心理.宋代出现的劝善书和功过格都是承负观念在宗教信仰和民俗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按佛教空观哲学,时间的本质也是空,空则可变化和超越。佛教对时间的超越有两点:一是对时间作任意伸缩,二是对众生的二世或数世作沟通。二者进入小说,形成古典小说的两大类型:一是富贵如梦、人世短暂型,二是"三世"沟通型。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宗密《原人论》中的三教关系,一种流行看法是儒道二教被纳入佛教的体系之中,有着"三教合一"、"三教融合"的明显倾向。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偏颇的。本文从儒道二教与宗密判教观的对比,以及宗密对儒道二教的批评与会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儒道二教仍然在佛教体系之外,宗密对儒教二教批评与会通的意图仍然是要将佛教整体置于儒道二教之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