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古代君主从自我意识出发,自谓“予一人”,表明自己是唯一的、区别一切人的“孤家寡人”。统治为了巩固君权,实行独裁专制统治,通过神化独尊或强化君权,使君权与独尊互为前提和手段,使其居于“人上人”的独尊位置,把握至高无上的专制君权。  相似文献   
2.
爸爸对我真民主 常说“慈母严父”。慈母,我赞成;严父,我可不同意。我的爸爸不仅和蔼可亲,而且一点也不像个专制的封建君主,对我可民主啦。  相似文献   
3.
不念旧恶     
《出版参考》2005,(9):14-14
孔子周游到卫国的时候,卫国的君主灵公对孔子很尊敬,他不但对孔子以礼相待,还专门到都城的郊外去迎候孔子,孔子觉得卫君很尊重贤人,于是就在卫国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虽然不是山东人士,但山东却是他成就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主要根据地。他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主要包括去君主至尊、至贵,限制君主手中权力的主张;实行地方自治,给地方官员以更多实际治权的主张;社会基层自治的主张。顾炎武的这些政制思想与主张可称之为朴素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的一生之中需要一个渡者,在你彷徨无措时渡你。屈原遇到了渔父,但他拒绝了。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但是没有贤明的君主来赏识他。他洁身自好,虽身处污浊黑暗的官场之中,仍旧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正是这份执著造就了屈原,成就了一位永垂不朽的伟大诗人。项羽一代英雄,他  相似文献   
6.
刘海琴 《中文自修》2004,(10):50-51
提到“皇帝”,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被“山呼万岁”的古代君主。但是,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皇帝”来称呼君主的呢? “皇帝”始于何时? 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在此之前,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既不称皇也不称帝。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周武王等,都是称王。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中,“帝”字很常见,但是从采没有用来指人间的君主的意思,而是指“上帝”,是天神的称号。春秋时期,在南方的楚国率先自称“王”,表示和周王分庭抗礼。到了战国,大国如魏、韩、赵、燕、齐、楚、秦等,都先后称王。发展到后来,势力强大的君主不满足于称王,竟然将过去专指天神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侵吞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从这时起,中国北部边境出现一个新兴的强悍异族,它逐渐取代了蒙古,成为中国北疆新的边患。俄国人在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的同时,又向北京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使团,努力探寻与明、清两朝建立外交、商贸关系。北京是十七世纪俄罗斯与中国接触的关键地点。她不仅是俄罗斯使团出使的目的地,而且是他们地理探索的主要考察对象。俄罗斯使团回国后留下的报告、日志和回忆录等文献材料对其履行外交使命、与华商贸往来、考察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形作了详细报道,为我们了解俄罗斯使团的来京过程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材料。本文即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探讨十七世纪俄罗斯使团在京活动及使团成员对北京的观察纪录,以展现俄罗斯使团的"北京经验"。  相似文献   
8.
魏征是镜     
臣子规劝或批评君主叫做"谏",君主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唐朝著名的谏臣,前后陈谏二百多件,大多被唐太宗采纳,被唐太宗誉为"明得失"的镜子,同学们,想知道魏征是怎样敢于积极进谏的吗?……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宗教在马基雅维利思想中的地位。2传统的和普遍接受的诠释将马基雅维利的宗教视为一套信仰体系,其价值取决于它对国家所产生的功能性效用。在这一点上,据说马基雅维利与西塞罗3、孟德斯鸠4、托克维尔5等人相类似。这种观点基于这样一种主张——这一主张如今已成为对马基雅维利的一种现代理解的基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发展了一种与道德的、神学的和宗教的根基相分离的政治学(也就是贝内德托·克罗  相似文献   
10.
君主论》一书是马基雅维里在总结历史规律后,结合其自身丰富政治阅历而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其中反映了马基雅维里的政治观,军事观和作为君主的道德观,并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君主论》历来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但其中部分观点和作为君主的行为准则为随后历史中许多掌权者所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