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行走在滇西北高原上的旅游胜地——丽江。著名的玉龙雪山、四方古街、土司王府、纳西民居、东巴文化、羌藏歌舞,更有那传承千年的唐音古乐,都使我们怦然心动,为之欢欣鼓舞。然而更使我们惊叹的是,这每年接待着八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唐音》的选注批点者、版本、体例、内容、价值和影响作了全面考论。认为元末杨士弘编选的《唐音》是宗唐派的早期选诗范本。它以体裁分类,选出各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很能反映出唐诗总体艺术成就,并开启了唐诗四分法。明代张震的注释多有可采之处。顾从意蕴、章法、语言、音律多角度作出言简意恰的评点,对相同题材的诗作以及不同诗体艺术特点的比较论述,也不乏精彩见解。总之,《唐音》在历史上流传广、影响大,对于唐诗的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后面,老班还读了些什么,吴月一句也没听清,她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1唐音儿长得不能说胖,而应当说超胖。这话,是吴月月说的。吴月月说时,还白了一眼唐音儿,很不高兴的样子,噘着嘴,道:"胖就胖呗,还爱显摆。"  相似文献   
5.
杜甫与黄庭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诗派后学张“一祖三宗”之说 ,虽然远绍杜甫 ,但黄庭坚才是江西诗派的实际开创者 ,他正是通过学杜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的。他对杜甫的学习是全面的 ,也是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的中日文献资料,从语言、历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角度等多角度,对日语的“唐音”现象进行考证.依据史料的记载和考究,作者证实唐音传入的确切时间不是唐朝,而是宋、元、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7.
皮陆诗歌既上承“唐音”亦开启“宋调”。从皮陆生活的特殊时代背景,乱世文人的悲剧意识,皮陆二人的性格特征,后人对二人诗歌的继承、评价,以及皮陆诗歌的艺术风格可以清楚地见出皮陆诗歌中所蕴涵的“唐音”“宋调”。  相似文献   
8.
元好问的唐诗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创作宗旨上,提出"以唐人为指归"之论;2.从雅正原则出发,表现出趋尚古雅的唐诗观;3.崇尚壮美、天然的盛唐风格,贬抑柔弱、巧饰与险怪的晚唐作派.在选编实践上,其<唐诗鼓吹>表现、引导了元代诗坛宗尚"唐音"近体的风气,沟通了宋金两朝学唐、崇唐间的差异,为元代诗坛"宗唐得古"开启了先声.  相似文献   
9.
明代万历以后词坛,有一种推尊唐词的倾向,不但多次翻刻有关唐五代词的典籍,而且还新编新刻了《花间集补》《唐词纪》这样的唐五代词文献,当时的选本或评论中也反复出现“唐词”“唐调”“唐音”的提法,表明“唐词”作为一种观念在晚明渐已形成,它的意义指向是:词祖、古音、香艳、温丽,这对明末清初“唐音”的复归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宁 《文化遗产》2017,(2):129-136
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成书于1799年,是对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情况等的一本调查记录,是了解我国清代民俗的珍贵文献。该书记录的主要是哪些地方的民俗?书中的汉语词句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方言?编者在书末所列的"清国"八人是接受调查的清朝商人还是绘制插图的画工?在这些问题上学界的认识并不清楚。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对《清俗纪闻》进行研究,通过梳理该书汉语词句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主要是语音)上的特点,指出该书所记录的清代汉语是一种具有浓厚吴语色彩的南方官话,而绝少闽语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该书关于民俗的地域性特征的记录,认为该书记载的主要是江浙一带的民俗,而不是福建的民俗。本文还指出书末"清国"八人即是实际接受调查的清朝商人,而非画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