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3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教育   21392篇
科学研究   3798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299篇
综合类   1908篇
文化理论   404篇
信息传播   3733篇
  2024年   971篇
  2023年   3937篇
  2022年   2958篇
  2021年   2212篇
  2020年   1450篇
  2019年   938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1848篇
  2013年   1482篇
  2012年   1699篇
  2011年   1810篇
  2010年   1514篇
  2009年   1378篇
  2008年   1838篇
  2007年   1414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以重庆工商大学汽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构造》作为研究目标,讨论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如何无声无形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对思政教育教学的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名师以其"名声""名望"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有着引领性作用。这种引领性作用,或彰显社会责任感,或促进专业发展,或提升教学实效。思政名师犹如一面旗帜,必将引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走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中学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特殊群体,其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成效,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落实。重视师者文化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需要政府、学校、教师齐心协力、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4.
5.
要使数学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携手并进,达到互促互优,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论述了"以古育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文辅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以行明思,深悟辩证唯物主义"和"以形显美,提升学生数学审美"等有机渗透课程思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强大的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以弱胜强、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一遍遍创造人间奇迹的强大动力,是百年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大视角剖析强大的组织力对中国共产党成就伟业的价值与意义,从严密的组织体系、共同的理想信仰、初心如磐的人民情怀、严明的纪律规矩探讨中国共产党强大组织力的来源,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8.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思想不断碰撞,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全面推广内涵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路径。在实际工作中,要提倡开放、绿色、共享理念,并将这种新理念作为开展内涵式思政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从而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现在国内的制造企业纷纷开始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赖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工匠精神",而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则需要通过高职思政教育去完成。然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时代的大跨越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工匠精神"已经成了被埋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一个词汇,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规划迫切要求"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