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恒 《培训与研究》2007,24(10):7-10
新诗在将近一百年的发展中,没有能取得古典诗歌那样的成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新文学运动初期轻慢诗性肯定是重要原因。轻慢诗体,将诗与文、诗与(白)话等同,新诗文体一直受到合法性质疑;轻慢诗语,单纯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忽视语言的诗性,将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及口语等同,抛弃语言传统,导致新诗语言浅白,与几千年的诗歌传统脱节;轻慢诗情,或以科学之真否定艺术之情,或缺少节制,走向滥情,致使诗歌矫饰空洞。  相似文献   
2.
翟应增 《现代语文》2006,(12):106-107
中国现当代学,指的是从“五四”新学运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前进的中国学。在学科体系上,它是一门艺科学,同时又是一门历史科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以今天的眼光看,他当时取得的成绩,亦显得相当特异。上世纪初,胡适还不过是一位留学生,可他的几篇关于新文学主张的文章竟然在国内风靡一时,引发极大的震动。胡适并非主修文学,他的这些新文学主张,由何而来呢?通过翻读胡适日记,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对文学一直有着浓厚兴趣。在留学期间,他更是广泛阅读到大量西方经典及流行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为他后来新文学观念的形成起了极大作用,更为他倡导新文学"垫"了底。这底子的深厚,扎实,是与胡适下大工夫攻读互为关联的。这里,我们不妨以胡适对西方经典作家莎士比亚的阅读为例,来了解其修习情况。窥斑见豹,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前进的中国文学。在学科体系上,它是一门文艺科学,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而在此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次政治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1915年9月《新青年》的创刊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鲁迅诗四首     
《辅导员》2011,(13):29-29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相似文献   
7.
张盈 《文学教育(上)》2008,(13):150-150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其发起人有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周作人等12人。其创作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  相似文献   
8.
将“五四”新这运动放到民国社会的大背景中考察,就不难发现,它是应时应运而生,并随着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相就绵。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思想与文化方面切入,强调的也多是这两方面的价值重估。本文侧重人社会角度对新文学运动加以观照,着重分析其在文学“神话”与社会现实之间以贯通提特征,并简单分析其历史成因与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教育的发生,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传播和吸收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理论的输入与传播成为建构新文学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但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以致于造成人们对现代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认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事实上,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