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遂故里     
2000年12月1日,原阳县邮政局启用“毛遂故里”风景日戳。 毛遂,今河南原阳师寨镇路庄村人,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战国时期,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援,欲挑选20名文武具备的随从,毛遂闻讯自我推荐。  相似文献   
2.
毛遂自刎是毛遂的悲剧也是赵国的悲剧,这样一个“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人才却死在了赵王不识人的命令之下。当前的教育和一些社会现象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赵王们”呢?别让毛遂的悲剧再重演,我们就应以史为鉴,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思佳 《学习之友》2009,(4):29-29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遂(平原君门下的食客)自荐时,曾就锥子与布袋问题同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的封号)展开过一场争论。平原君问他:“先生到我这儿几年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一个有本事的人处在世上,如同锥子放在布袋里,锋刃立即会显露出来。先生已来了三年,我没有听到别人称赞过你的本事,看来依是没有本事的。”毛遂反驳道:“我的本事没有显露出来,是因为你没有把我放进布袋里。若早有人把我放进布袋里,岂止是脱颖而出,而且是会像禾穗的芒尖那样,整个锥锋都挺露出来。”  相似文献   
4.
采访毛遂     
牧原 《高中生》2009,(2):58-58
笔者受《人才报》一个主编所托,到天堂采访毛遂。毛老先生正在伏案疾书,给《天堂日报》撰写回忆录。我递上采访证,说明来意,毛老先生却连连摇手:“对不起,我实在太忙。”我连忙说:“毛前辈,我只打扰您十分钟,讨教三个问题就走。”毛老先生这才极不情愿地放下狼毫笔。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拍卖     
"下周四,学校将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每班限报1名,本班决定采用毛遂自荐的形式,先选10名在班级进行初赛,想参加的同学请举手!"班长宣布道。教室里一片寂静,无一人举手。任凭班长如何动员,都无动于衷。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相似文献   
6.
毛遂,战国时期薛国人,自幼天资聪慧,文武双全。20多岁的毛遂经介绍到平原君赵胜家做了一名门客,居平原君处3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叶建华 《职业圈》2011,(34):30-31
毛遂,战国时期薛国人,自幼天资聪慧,文武双全。20多岁的毛遂经介绍到平原君赵胜家做了一名门客,居平原君处3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苏生 《山东教育》2005,(28):1-1
能凭成语而名垂千古的人在历史上为数并不太多,毛遂先生便是拥有这种殊荣的人物之一。当初,在秦军大兵压境,赵国国难当头之际,身份低贱的毛遂(赵相平原君的门客)挺身自荐,凭着他过人的胆识,精辟的分析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向楚王直陈利害,说服楚王与赵国血定盟,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合纵抗秦”大计的实施,从而挫败了秦军的来犯。  相似文献   
9.
能凭成语而名垂千古的人在历史上为数不多,毛遂便是拥有这种殊荣的人物之一。当初,在秦军大兵压境赵国国难当头之际,身份低贱的毛遂挺身自荐担任说客.以其过人的胆识、精辟的分析和高超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0.
毛遂上戳图     
郭胜 《中国集邮》2001,(2):46-4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