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他们来吧——我记得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中华民族到底起来抵抗了。侵略将发现,他们来时容易,要脱身就难了,最后势必在失败中被赶出去——虽然时问可能不会太快。我这几位久经锻炼的同行一定也在这样想,不是出于年轻人的热情,而是出于他们长期以来不怕挫折,终获胜利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6,(2):34-34
一篇新闻报道不能有虚构的东西,有了虚构,就不是新闻报道了。——爱泼斯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2005),出生于波兰,1917年移居中国。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名誉总编辑、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爱泼斯坦1931年在天津的英文京津泰晤士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3年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识并受其影响,开始为中国革命工作。1938年主编宋庆龄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通讯》,同年在武汉参加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9年撰写了《人民之战》一书,系统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头两年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引进来并走出去的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林戊荪,曾任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本文源自作者在中外著名记者爱泼斯坦逝世一周年追思会上的简短发言。文章以爱泼斯坦的四本书为例,探讨了作者视角下爱泼斯坦写作的特点和风格,给外宣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一、上世纪80年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意识形态之争 上世纪80年代西方比较教育学界曾经有过一场关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意识形态的大论争。1982年美国比较和国际教育学会主席爱泼斯坦(Erwin H.Epstein)在该学会的学术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左的思潮和右的思潮:比较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的讲话,由此引发了一场他和卡诺伊、福斯特、诺亚、霍姆斯等比较教育名家之间的交锋。  相似文献   
5.
爱泼斯坦是著名国际记者。二战时期担任英、美多家通讯社记者,热情地报道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建设》总编辑,并加入中国国籍。他一生出版了十多部新闻和报告文学著作,是世纪中国大变革的见证人。研究他走过的道路和他的新闻观,对新闻工作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范长江致开幕词,邵力子、于右任、沈钧儒和国际友人爱泼斯坦讲话,勉励青年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力求进步,担负起抗敌救亡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西藏的变迁》(英文名称Tibet Transformed)是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先生撰写的记录西藏民主改革前后西藏社会变迁的一部经典英文巨著,它既是新中国早期西藏对外传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内容多次涉及西藏民族大学的公开发行的对外传播著作。借力于该著作和爱泼斯坦先生的国际名望,西藏民族大学得到了很好的对外传播,彰显了其在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十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在金山卫登陆,9日。上海中国军队全线撤退。11月29日,日军陷常州、宜兴,并进犯江阴要塞,兵分三路,向南京推进.一批美国记者留在南京城中采访战况。其中活跃的有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合众社的爱泼斯坦、《纽约时报》的窦登、《芝加哥日报》的史蒂尔等人。12月上旬,南京城郊炮声隆隆,日军己逼近郊区,《纽约时报》记者窦登开着汽车出中华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爱泼斯坦今年九十岁,我九十五岁,而他却先我而去了,走得是那样平静和突然。2004年10月我从旧金山回北京定居,跟他通过几次电话,他还答应为将重新出版的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所写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写篇序言,这本书是1937年初由我主持翻译出版的。今年春天我看到中央有关部门为他庆祝九十大寿的消息,也在4月间到他的寓所致意和叙旧。那天,他兴致很好,紧紧握住我的手,我问他是否常到院外去走走,他说是的,后来我们还一起照了像,但从他家回来不过一个多月竟然传来噩耗,使我十分悲恸,想不到这张照片竟成了他与我们诀别的最珍贵纪念,留下不尽…  相似文献   
10.
一个出生在异国他乡的犹太人,把自已的一切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直至加入中国国籍,参加中国共产党。爱泼斯坦1944年对中国解放区的访问,对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从而坚信“反动派不能统治中国,新中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