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4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王志新教师新的音乐专著作序,我不能随意“应景”,更不能短言“应付”。这是因为王教师这本书不仅是应时代之需,应学校之需,有看头、有唱头,而且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这位同志好友对音乐教育的贡献,以及这本新书的价值等待,引起我许多联想。  相似文献   
2.
一本全面描述中国竹文化的专著《绿竹神气》,10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上首发。《绿竹神气》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我国自上古先秦至清朝历代文人写竹的上万首诗词文赋和大量珍贵历史文献中有关竹的记载,充分展现了中华竹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迄今我国惟一系统全面描述中  相似文献   
3.
一、学术图书出版发行的价值评估 学术图书,通常被指认为学术专著,即具有独特新颖的观点、严密精巧的结构、独创的文风的研究著作,其基本质素在于原创性与学术性.本文对学术图书的界定与通常的观点稍有不同,相比之下显得宽泛一些,即不仅指认学术专著,也包含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般图书,如高层次的文化读物、比较专深的科普图书、科学家的传记、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普及读物等.有些论者称这些图书为"严肃读物",鄙意以为不太妥帖."学术性"与"严肃"并不能等同,尤其不可置换.举例说,纯文学作品,该是"严肃读物"吧(没法说它不"严肃"),但它恐与"学术性"无涉,不能被指认为学术图书.中国历来讲究"名正言顺",给学术图书"正名",以期"正本清源",是于讨论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著"随笔化"的特征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翻阅图书和报刊的读者不难发现,近几年学术论著出现了随笔化的趋向,不少专家、学者撰写的通俗化文章或专著不断问世,而且颇受读者青睐.  相似文献   
5.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会议不仅是各类新闻的发生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资源库",会议为记者提供了报道选题和信息源。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靖鸣的《会议新闻学》一书最近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一本专门研究会议新闻采访报道的专著,这是一个突破。会议新闻学这门新闻学的分支学科是可以成立的,靖鸣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William T.Rowe Crimson Rain: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在美国的中国史学界,罗威廉教授可谓是一个多产作家,迄今为止共出版了四本专著,而且每本都是大部头。除了他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里程碑式的关于汉口的两部名著,2001年出版的《救世:陈宏谋与18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去年他的新著《红雨:一个中国县七百年的暴力史》问世。罗开篇点题曰:1928年5月,这正是国共合作失败之后不久,当地人称  相似文献   
7.
冯并先生在其专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关于副刊的本体,认为"副--佐于报纸,副而成其为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此其一.其二,副刊有整体上的文化或文艺的色彩.由是观照,报纸副刊的传统正在淡出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当下的报业,所谓淡出,说的是传统的副刊精神正在丢失.现在的报纸副刊,细读下来,总感到时尚有余、文化不足,消费有余、精神匮乏.报纸副刊传统的淡出是基于对传统副刊的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8.
范军 《编辑之友》2006,(3):73-75
老出版人李瑞良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先后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出版了<中国目录学史>、<秦汉时期的书籍文化>、<福建出版史话>、<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等专著,另有论文数十篇见诸报章.  相似文献   
9.
辅助区分号选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类编目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原因出现同类不同种的图书、再版图书,不同年代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多卷本专著具有相同的分类索书号,本文通过对索书号的辅助区分号选取的研究,对上述两种甚至多种出现相同分类索书号的情况,采用辅助区分手段来进一步区分,使同类图书得以科学有序化,同一类同一种的图书归于一处,同一类不同种的图书得以区分。  相似文献   
10.
王生智 《记者摇篮》2004,(12):51-53,48
一、概念的提出及衍变“市民社会(civilsociety)”的涵义可追溯至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这本专著中认为civil society(希腊语为koinnia politide)指一种“城邦”(即 Polis)。公元1世纪古希腊罗马政治理论家西塞罗将其译成拉丁文societas civilis,他看来市民社会是一种城市的文明共同体,与野蛮状态相对立:14世纪, 欧洲人将soeietas civilis译成英文civil society,但当时含义非常模糊,“它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即所渭的“文明之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