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1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针对这条路线。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共为什么要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而对同是剥削阶层的富农、地主一个是限制政策,而另一个是消灭政策呢?其采取不同政策的依据与目的是什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我觉得搞清楚雇农、贫农、中农、富农这几个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而土地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农问题.毛泽东对我党中农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较早地认识到了团结中农的重要性.第二,对中农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区分了富农与富裕中农.第三,提出了团结中农的两个基本条件和完整的团结中农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新中农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心态探析(1952-195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心态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当时农村社会的主体——新中农为考察对象,具体分析了新中农内部各阶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复杂心态。积极、对抗和从众是其复杂心态的主要特征。这既是理性和激情在农民内心较量的真实反映,也是利益和政策互动的结果。最后,激情占了上风,理性被压制、淹没。导致人们在做出行动和判断时,逐渐偏离理性的轨道。新中农内部出现了一种扭曲的激情与顺从。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所有制改造期间 ,农村各阶级和阶层由于经济地位和阶级地位的不同 ,对运动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 ,直接影响了运动的顺利进行。党的政策在所有制变革期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富裕中农是属于中农而与富农密切相关的一个阶层,富裕中农的理论是对农村各阶级更细致、更深入的划分和研究的成果。对富裕中农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富裕中农的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历来是采取"联合"的方针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土改政策在制定时产生的某些疏漏,以及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侵犯中农的现象屡屡发生。为此党中央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及时地进行了纠正,然而在纠正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此我们也看以充分意识到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正反经验,使其获得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规定对中农进行保护,却在执行过程中侵犯了中农利益;随即《中国土地法大纲》推行,对中农利益的侵犯更加严重;对此,中共中央反复纠正,保护中农利益,土地改革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学史缺少土改题材的杰作也许是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同,比如美女加司谍的故事,这个曾经被封杀被批判的题材今天却在各大荧屏成了时髦的产品。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关土改题材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文学家丁玲有一篇作品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家周立波写过一部小说《暴风骤雨》,还有一部农民作家赵树理的中篇小说《邪不压正》。这些都是写1948年之前土改的作品。如果我们把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9.
山村往事     
张竞 《老年教育》2006,(6):46-46
当年那场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风潮,将我们一群热血青年卷到了皖南山区,散落在相邻的两个公社,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刘文彩在家乡建学校征地,用两亩地换农民一亩地,用两间房换人家一间房。某位农民在学校地址上有10亩地,刘家此时最小的田契都是40亩,最后干脆用40亩换了人家10亩。那家人本来10亩地,是中农,没想到得了40亩,后来土改时被打成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