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媒体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尤其是资金、人力、财力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市级媒体,将面对更多省级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守住一方水土,各媒体可谓仁见仁,智见智。笔认为,作为地市级媒体应当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与当地百姓朝夕相处、紧密联系的优势,重视给予受众话语权,由此产生亲和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2.
张圣洁 《现代语文》2006,(11):36-37
语教科书中的课是什么?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今天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真是仁见仁,智见智。最有代表性的看法有:用于教学的例子、教学的经典材料、学生学习阅读的范本、引发教与学问题的媒介、语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等5种,笔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叉都有失偏颇。下将对这5种观点——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生写不好作文,这是令广大语文教师极其尴尬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症结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文字自古以来就是信息的载体,说话、写文章就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因此,回归本  相似文献   
4.
黄文龙 《学语文》2006,(6):44-45
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相似文献   
5.
6.
一.悠悠二十载,深情两祭文欧阳修的二表是指他的两篇著名祭文——《先君墓表》和《泷冈阡表》。先君是指欧阳修父亲欧阳观,字仲宾,封崇国公。阡表又称墓表,二者是一回事,是树立在墓道之上的碑表,内容大多是叙述  相似文献   
7.
郭菁 《小读者》2011,(3):12-12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如果不是无儿无女,体弱多病,他是绝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大半生的住宅而搬到疗养院去的。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但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做好其衔接,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何做好衔接呢?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淡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俗语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这一问题的实践探索中,摸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时,首先必须注意四个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师合起课本走出教室时,我们的学生是真的没有问题了,还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追求前者,教师致力于下课铃声一响,教案便分秒不差地宣讲完毕,然后很胸有成竹地提出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在一片地动山摇的“没有了”的回答中老师心满意足,学生心安理得,一堂成功的课结束了。但是我却在考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吗?“没有问题了”能说明我们的成功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与很多老师和专家交流探讨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