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一篇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诠释的对象时,它就对诠释者提出了问题,诠释者则试图通过诠释作出回答。真正的诠释会将自身与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理解此文本则意味着理解此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就在伊塞尔所认为的文本的图式化结构、空白和不定点处。寻找到这类问题,文本解读可能才真正开始。一.从数量及其关系中探寻文本奥秘文本中经常会出现人物或事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学接受理论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泽学派首创。该理论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本仅就视野转换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英伽登是一位波兰的哲学家和和家,伊塞尔是一位德国的美学家和批评家,他们二人的阅读理论在世界上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两者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重要的区别,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活动中的意义构成。  相似文献   
4.
郭忻杪 《当代体育》2014,(12):98-98
同为上校队1974-75赛季的夺冠功臣,我们为什么要将吉尔摩尔排在伊塞尔之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夺冠后当上校队因为薪金总额超负荷而不得不选择放弃两人当中的一个时,他们留下的是吉尔摩尔。要不是斜刺里杀出来突然给你一记盖帽,抑或是如闪电般从你头顶将球掳走,也许除了发型之外没有人会留意到吉尔摩尔——这位身高2.18米的巨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点明了英加登和伊塞尔对文学批评的读者重点转移的理论贡献及共通之处,然后由比较得出伊塞尔文学作品意义构成方面较之英加登严密精致及进步之处。最后从二者理论的弱点入手,结合中国文论及文学现象,探讨了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构建完美的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