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3,(44):30-30
开“宝马”到乡村小学教书并非作秀 一个住在重庆主城区的30岁年轻女子,每周开着宝马车颠簸两个半小时到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每月2000元钱的工资,还不够油费。许多人对此感到不理解,甚至有人怀疑其作秀。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姓张的女教师表示,“这是我想做的事情,想要的生活,虽然工资不够油费,但这是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快乐最重要”,并回应说:“这些经历很平常啊,只是我自己的选择,没必要报道。”(9月10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2.
论"作秀"     
陈力丹 《新闻界》2007,(3):12-13
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3.
大牌档     
《当代体育》2009,(9):6-7
人生就是作秀 Shaquille O'Neal 如果将奥尼尔身上的作秀天赋等同于海洋中的嗜血成性的鲨鱼,那么让奥尼尔停止作秀,将等同于让鲨鱼天天吃海草,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赵凯 《考试周刊》2011,(86):81-8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几年来,许多中学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已成为现实。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发现课堂上随着教师不断地敲击鼠标,  相似文献   
5.
李新红 《广东教育》2011,(11):60-60
据报载,在陕西省丹凤县,当地政府和外地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请来300多名当地小学生活跃气氛,孩子们手持鲜花站立等待领导两小时之久。(《新华每日电讯》5月25日)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是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研讨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教师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潮流之下,公开课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新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或者出于功利目的等因素而扭曲了初衷,很多时候,公开课成了作秀的代名词,其主旨与精神已经被严重异化,成了无用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庄菁,1986年出生于上海。2009年12月初,心情郁闷之极的她去开心网溜达时意外发现一个转贴,说是“睡睡觉就能拿万元月薪,号称史上最舒服的工作”。庄菁一开始也不相信,找到该公司网站看了看,见确有其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庄菁报了名。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2,(6):56-56
杜洁芳在《中国文化报》2011年4月26日撰文指出,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文化节数不胜数,而随着近年来保护传统节日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举办节日文化节的积极性也在节节攀升,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文化节的面目却惊人的雷同,统一表现为开幕式演出商业化、公祭活动表演滑、文化论坛模式化,变成了量版式的"工业产品",使人们离真正的节日文化越来越远。那么,究竟该如何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刘铁梁认为,民众过节过得好坏的衡量标准在于他们是否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也表示,应当将传统节日还给民间。  相似文献   
9.
日前,有人针对某些地方官员把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之类都纳入“民生投入”的现象提出批评,认为民生投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老百姓基本生活生产需求,而不能把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甚至技术改造等,冠以“民生”的名目。  相似文献   
10.
王维君 《文教资料》2008,(14):135-136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在全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的课,据说这篇课文从2003年开始几易其稿,几经打磨,光文字材料就有六万多字.但是,这难道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语文课吗?这是语文课的本来面目吗?针对新课程改革以后,语文课堂出现的一些现象,笔者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