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同时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全国信息化建设,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地农村劳动人口的基本构成,讨论了该地区农民对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村市场等信息需求情况,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中,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形势、提供宏观决策依据,我们选择了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甘肃陇南地区的礼县、西和、康县等退耕还林重点县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自一包     
潘淑淳 《档案天地》2010,(11):14-20
“三自一包”是“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的概括总称.是建国后中共中央调整农村政策的产物,1960年至1962年中央进行国民经济调整时,围绕如何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存条件而出现的一种提法。由于中央领导对此做法存在严重争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农村政策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农村政策运行机制五个方面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入手,探讨了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制定合理的农村政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智洪 《中小学电教》2009,(11):119-119
<正>一、赣南文化的主要特色首先,赣南红色文化是先辈们艰苦奋斗的汗水与鲜血堆积而形成的。其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彭德怀、项英等著名红军将领曾在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上长期驻足。在瑞金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是红军从城市转向农村政策执行的主要基地。在赣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中,目标群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很少得到深入的分析。村庄内部的社会文化结构制约着目标群体的行动,影响着发展政策的执行。在河南省东部L乡H村一起无息贷款政策的执行事件中,出现了贷款名单与贫困事实不符的结果,村庄中的大院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种偏差。要避免这种偏差,需要理解目标群体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结构。农村政策执行研究需要以对农村非均衡状况的理解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我国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地市党报要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及时传达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全面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展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均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深刻巨变是与中央农村政策不断创新相伴随的。有必要从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等多个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农村政策的创新发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税费改革和免税以后,中国的乡村治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涉农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前者,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以乡镇改革为标志的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关于后者,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那么,如何看待税费改革以后的乡村治理变革,如何评估税费改革以后国家涉农政策的绩效,以及这两者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本组八篇笔谈力图从经验研究中理解税费改革以后的乡村治理变革,前四篇分别从电视下乡、大喇叭的职能转变、纠纷性质的变化以及猪肉涨价现象等角度呈现了税费改革以后的乡村治理状况,视角新颖、独特;后四篇文章则分别关注了火葬、计划生育、低保、村民自治等政策推行,形象地演绎了这些政策在农村的实践过程,其呈现出的复杂性及戏剧性,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希望这组随笔能够有益于认识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状况,并为理解农村政策实践提供另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