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2012,(Z1):3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是广西示范性高中,学校前身为光绪十六年民族英雄冯子材创办的绥丰书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领导重视科研引领,科研兴校。从2010年2月至今,学校先后派出教师179人次参加"全国生本教育实验研修班"的学习培训。参与  相似文献   
2.
在中法战争中地处战争前沿的广西涌现出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法英雄。壮族民间口头流传着许多关于抗法英雄的传说,具体、生动地描绘了这些民族英雄在中法战争中的表现,保存了壮族人民有关中法战争的历史记忆,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扬才事件"是中法战争前中越关系史上一重大事件,因种种原因,后人对其研究严重不够,以致被厚重的历史淹没了,没有留下什么声响。事实上,"李扬才事件"是研究冯子材与刘永福关系,以及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关系极为重要的一环。"李扬才事件"的起因、经过及最后的结果,以及该事件所涉及的个人恩怨、家国情仇、越南与中国关系,均在《申报》中有报道。通过对《申报》中"李扬才事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使我们对于这一时期中越关系、中国"军转安置"问题有一深刻的认识,并为冯子材的处境深表担忧。"李扬才事件"并不是纯粹的边界事件,而是19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缩影,是清末中国"军转安置"问题大曝露。认清"李扬才事件",有利于我们认清当时中越关系,并对冯子材、李扬才和刘永福三者关系的认识也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和太平军的关系中,冯子材扮演了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因报复刘八的掳掠勒赎而投入清军,在开始的十年中战功并不彰显,以致提拔较慢.在督办镇江军务的五年中,对太平军基本是采取守势.因此,无论是说他凶恶地镇压太平军或是同情太平军,都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时期的粤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清政府的八旗兵、绿营兵屡战屡败,于是派出众多官员回籍办理团练、召募乡勇,与太平军对抗,粤勇随之产生。粤勇是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武装。粤勇没有出色的领袖人物,未能像湘勇成为湘军、淮勇成为淮军那样,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太平天国时期,粤勇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唯一取得胜利的战争。本通过大量事实说明,主要来源于今天广西钦州、上思、宁明等边境各族儿女的刘永福的黑旗军和以冯子村的萃军为首的各军,他们无论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援越抗法战场,还是在80年代的中法3战争各个战场上都是英勇善战。有力地打击了法国侵略,为夺取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这场战争成为近代史上唯一没有以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而结束的战争,另外,广西边境地区人民的积极参与配合也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一个积极因素,广西各族人民在近代中国人反侵略斗争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河池政协网》有文章称杨安龙是宜州籍庆远镇人,这种说法意思有点含糊。杨安龙应该是冯子材的钦廉老乡,最迟在冯子材督办镇江军务时即已是他的部下,得到冯子材的大力提拔而逐渐晋升官职。他任庆远协副将时曾遭人陷害,差点去职,得冯子材帮助才无事。  相似文献   
8.
有记载说冯子材曾向清政府提出要带四万军队出征朝鲜,这不是事实.经考证,冯子材向朝廷提出的带兵人数是两万人.事实上,他最多指挥过两万军队,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军.但就是这样,冯子材还是创造了中国近代反侵略史的奇迹--镇南关大捷,从而改写了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作战逢战必败的历史.冯子材卓越的军事才华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陆其国 《寻根》2016,(4):86-88
民国版《刘永福历史草》一书,是笔者20多年前在上海长乐路上一家旧书店淘到的,该旧书店原址如今早已融为上海延中绿地的一部分了。刘永福,字渊亭,生于1837年,汉族客家人。他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