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世佳 《教学随笔》2014,(19):30-31
<正>"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却道嘉三年间……"循着声儿望去,只见一位长者,倚着一颗桐树,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一直推到鼻尖上。他手握一把抚尺,身前摆着一张只有三条腿的桌子,另一条腿总是找一块差不多高的石块垫上,因此这桌子总是不大稳的。桌上有时摆着一两本用线装订着的旧  相似文献   
2.
黄茜 《今传媒》2010,18(10):162-163
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设计无论是在造型思维上还是构成形式上都存在着差异性,传统图形遵从于自然元素并且主要依附于器物而存在,而现代图形设计摒弃了写实形象的运用,把自然真实的形象抽象为由简单的点、线、面构成的几何图形,简洁、精炼、单纯、理性在物质充斥的现代工业社会有着便于记忆、传播的实用功效。然而,后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关注使得现代图形设计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缺点突显出来,人们不再只为实用的记忆去识别图形,而更加倾向于为生动可感的人性化趣味去品味图形,于是传统与现代看似矛盾的两个词又重新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英国曾经是世界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海外贸易的引领者,也曾经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第一霸主。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刷和冷战的挤压而相对衰弱了。它在是否"脱欧"之间挣扎良久,最终决定"自扫门庭"。似乎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英国从"入欧"到"脱欧"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启示呢?期望本文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点思路点拨和学习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巧观天下势     
童年时我对历史浅薄的初认识,源于《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开篇辞。在其后的初中、高中,我则分别进行了通史和专题史的系统学习。回顾我短暂的历史学习生涯(黑历史),学习历史的过程,就好比研究自远古直至今日,天下大势的演变过程。掌握系统的方法和丰富的知识,便可巧观天下势。获得历史学习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历史是—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本文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天下分久必舍的规律性,同时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