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30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746篇
教育   52679篇
科学研究   10669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5350篇
综合类   2543篇
文化理论   255篇
信息传播   7017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1138篇
  2022年   995篇
  2021年   1043篇
  2020年   1037篇
  2019年   1063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1039篇
  2016年   1527篇
  2015年   2890篇
  2014年   6152篇
  2013年   4357篇
  2012年   4824篇
  2011年   5198篇
  2010年   4812篇
  2009年   4664篇
  2008年   5647篇
  2007年   4434篇
  2006年   3539篇
  2005年   3644篇
  2004年   4126篇
  2003年   3756篇
  2002年   2882篇
  2001年   2320篇
  2000年   2313篇
  1999年   814篇
  1998年   566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媚 《江苏教育》2023,(44):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加深理解,必须通过熟读,读透语言,体味具象,洞察意蕴。传统“朱子读书法”囊括了计划、熟读、思考、力行的整个阅读过程。其中,熟读是指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自控力弱,相同文本的“反复朗读”往往有口无心,阅读教学亦忌机械重复。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熟读法的基础上,取其精髓,探索适合儿童心智特点与思维水平的熟读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灰色预测法可有效处理情报研究中广泛存在的小样本数据,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综述情报研究中涉及灰色预测法的相关文献,从数据选取、模型构建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当前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 在方法应用上,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数列灰预测,且模型集中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根据预测对象不同,灰色预测法已经在包括期刊分析、图书馆运行管理、热点主题分析及科研机构评价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未来可根据预测对象特点及研究目标尝试不同的灰色预测方法,扩宽灰色预测法在其他方面的情报研究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钟道隆先生发明的逆向英语学习法包括“听写说背想”五个方面。从听入手,然后听写,跟读,背诵到总结提高。这个方法能帮我们切实提高英语水平和考试成绩。该文主要探讨如何用逆向英语学习法提高听力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破解传统教学"高负荷、低效益"的教学困境,我校历史教研组提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分模块——团队教学模式,并在我校2016级学生中抽取一定班级进行了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在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应渗透解决问题方法的简化、优化思想。有些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可以化繁为简;利用画图法、假设法、比例的知识和发现规律去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激烈运动、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得到调整恢复,是运动训练工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积极性休息是训练过程中消除疲劳、加速体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方法多样,在运用方面也应有所选择,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