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恭悦 《收藏》2008,(6):86-86
两屏花鸟画 我藏画中原有一组网条屏,共巾一屏佚失,一屏残破难复原,余下的两屏花鸟画构图得当,笔法老剑,题款、钤章也极精。画作者署名赵熙,字一枝。  相似文献   
2.
3.
移梅     
家在梁山坳里,屋后四五米高的土壁上头,那棵梅树有些年头了。冬天里,我在灶房火塘前和爷爷一起烤火时偶一抬头,才发现这梅花不知不觉间又已伴着冰雪盛开。那似泛着冷光的银灰色枝杈,独自承托着朵朵小小的白梅。这样的清韵,唯有墨的清浅才对得上它的气质。好一幅幽致古画!  相似文献   
4.
刘如仲 《收藏》2007,(7):98-99
日前,因工作关系,我细读了清代两位画家的作品,分别是王原祁的《高峰甘雨图》和郑板桥的《兰竹石图》。  相似文献   
5.
李烈初 《收藏》2008,(6):82-84
2007年9月,金华报社的朋友打电话来,说有位芝溪藏家要我鉴赏一幅古画,我答应了。来人叫方衡君,拿来一幅清朝邹一佳的山水大中堂《石径山图》。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画鉴赏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没有题款的思想框架。在这种思想框架的禁锢下,或者把五代以前题款的绘画作品视为赝品,打入冷宫,或者把上面的题款视为后题或伪款。作者在美术史论研究中,发现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有不少题款的例证,从而打破了古画鉴赏界所谓的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没见有题款的思想框架,对纠正古画鉴定中的偏差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古画失窃案     
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流失到国外,最近有消息说,该画被中国商人乔大桥高价购买回来。乔大桥知道这幅画属于国宝级文物,已决定捐献给国家。  相似文献   
9.
自宋代始,中国古代绘画中月的形象并不少见。然从传世的画作来看,画中还时常出现"倒影月",这个现象常被人们忽略。值得研究的是,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古画仅表现倒影中的月这一物象,极少表现全景倒影。本文将传世绘画作品作为研究文本,将画中"倒影月"显现的文化源头分为三类,即"倒影月"的文哲"互文"(包括抒情文学、老庄哲学以及叙事文学中的拼贴作用)、佛教传统(尤其是禅宗文化对"倒影月"的特殊诠释)、观月节庆民俗(上元、中元和中秋节等);最后着重阐述了宋代后的经典女性图像母题"掬水月在手"乃是由文学与民俗人类学(即唐代士人诗歌与古代女性的月崇拜)的融合演变而成。同时,笔者以一例最早的西方"倒影月"画为案例,作了中西画中"倒影月"呈现方式的比较,点明了"倒影月"在画中显现的共同内涵即为映月抒情。  相似文献   
10.
沙伟 《集邮博览》2013,(11):30-31
时值秋季,俗话说"天凉好个秋",因为秋天被比喻成图画、彩云、流霞,更意味着成熟、喜悦、收获!故笔者"晒"几套台北故宫秋景题材的古画邮票给大家养眼,并齐声共唱那首经典的《爱在深秋》。1960年8月4日,台湾地区邮政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古画为题材,发行专16《故宫古画(一)》邮票一套四枚。其中第四枚邮票图案为《北宋惠崇·秋浦双凫图》(图1),原画长27.4厘米,宽26.4厘米。首开秋景题材古画邮票发行先河。惠崇是宋朝有名的诗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