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砚风采     
朱育莲 《出版史料》2004,(2):i001-i002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的。古人以砚为“文房四宝”之首。纸会用完,墨会  相似文献   
2.
蔡鸿茹 《收藏》2001,(6):15-16
鉴定古物有多种方法,除了物品本身的主要依据及辅助依据外,考古发掘品的比较对照,古今文献资料的查阅,亦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考古发掘资料尤为重要,因为在古墓葬的发掘中对地层的测定,墓葬本身的记载,均是极为科学而确切的。在考古发掘墓葬中尤应注意有纪年的墓葬,有纪年就可进一步确定随葬品的年代。下面谈谈我在古砚研究中运用考古资料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闲云 《收藏》2001,(11):34-36
砚,曾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若从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那方砚算起,已有五千多年。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贺、刘禹锡便对端砚称颂不已,南唐后主李煜盛赞龙尾砚为天下之冠,宋代苏易简著《文房四谱》,砚即列为四宝之一。书画家们与它的关系更是密切,明代书画家陈继儒讲:“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由于文明的进步,文具的改进,特别是当前电脑逐渐普及,人们对砚,特别是古砚,相离渐远了。  相似文献   
4.
谈古砚鉴藏     
张亚彬 《收藏》2007,(4):120-121
收藏古玩必先懂点鉴定。古玩鉴定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还要尽量多地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和接触大量实物(包括真品与赝品),对每一件藏品要细心观摩,反复比较,深入研究,方可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下面将我十几件收藏古砚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与同好商榷。  相似文献   
5.
“苴却砚”曾经在滇中红极一时,威振一方。其独具的风韵,精湛的工艺曾令多少文人雅士叹为观止,曾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作出了辉煌贡献。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苴却砚的生产却偃旗息鼓,几乎断流。  相似文献   
6.
木力 《收藏》2009,(6):112-112
本人喜藏砚,自觉与古代文人墨客对话,其乐也融融。所藏虽不多,然端歙皆备,异物偶俱。闲时拿出把玩,颇得悠然之乐。箧中有一砚,收藏已三年,一直未能断为何石,今特捧出,求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7.
石明秀 《寻根》2010,(5):92-94
<正>"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释名》)自古以来,砚就是研磨工具。砚因其形凹下像瓦,又名砚瓦;又因为形状像台,也通称砚台。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乃士人利禄之途的敲门砖,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是也。此类表达虽然属实,但在讲究含蓄的文人雅士看来也颇为露骨庸俗,故有唐庚"砚田无恶岁"的诗句。民谚"但留方寸地,好与子孙耕"则一语双关,道出了农业文明语境下安身立命的  相似文献   
8.
蔡鸿茹 《收藏》2010,(9):126-127
关于中国古砚的鉴定,方家均有许多高论。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工作实践,拟从以下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范洪耀 《收藏界》2010,(11):110-113
砚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文房用具,因其在使用中的重要性,位列文房四宝之一。古砚往往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色调古雅,造型质朴,加之浑然天成的巧琢精雕,尽显庄重与风雅。在当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砚也成为文房四宝中最受欢迎的藏品门类,整体的市场价位也最高。  相似文献   
10.
笔者安排了《安徽古砚观赏》一课,采用由教师组织领导,安排研讨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形式和网上查询收集素材、撰写研究报告等学习过程。最后陈述研究结果的教授形式,让学生了解砚台的发展历史和四大名砚的一般欣赏常识以及古砚在当下文化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