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次开学对新生讲话的时候,吴建民都强调学生要有梦想:"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不就是做点事嘛。要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做一点事,要使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一个外交官崇高的梦想。"外交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人只要当一次大使,他就永远是大使,这个倍受尊敬的称谓会跟随他一辈子。吴建民自1994年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起,前后9年,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及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1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一场“吴建民外交作品系列”新闻发布会,更像是一场吴建民答记者问。这位前驻法大使、前外交学院院长的开场白不到30分钟,余下的一个多小时里更是顾不上谈作品本身,而是为一个接一个的记者提问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3.
《出版发行研究》2006,(9):78-78
本刊讯收录吴建民先生近年来重要文章与演讲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一书,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本书以“与世界共同分享中国”作为基本核心,展示了作者任外交学院院长三年来关于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理论思考,也记载了一个驻外大使多年亲历的种种外交事务。吴建民先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6,(42):40-41
我们作为中国人需要更好的懂得中国在国际上的责任,通过行动向世界表明正在崛起的中国是和平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1987年话剧《中国梦》上演以后,一些人开始使用“中国梦”这个词。2006年,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发起召开“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后,  相似文献   
6.
原来,“我们的领导”与对方交流时自始至终眼盯翻译,甚至两次握手也眼叮别处。没有目光交流的会谈使该总裁受到从未有过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当时32岁的吴建民作为第一批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亲身经历了中国重返国际大舞台之初的喜悦和新奇。之后,吴建民先后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任职三秘、二秘,参赞,七年的经历又让他有幸见证中国代表团重返联合国后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玄武湖畔,有一片古木参天、幽雅清静之地,这里坐落着一所闻名遐迩、享誉社会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名校——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学校以其幽雅的办学环境和出色的教学绩效成为南京教育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汪群 《新闻实践》2011,(12):59-59
著名外交家吴建民曾数次讲到要竭力改变文风和话风,要坚决杜绝一种“八股调”,那就是写文章冗长空洞,不着边际,讲话居高临下,脱离实际,使人看了如坠云雾,让人听了味同嚼蜡。他深深感到,这种“八股调”文风不绝,套话、废话和空话充斥,反映出工作敷衍,是缺乏活力和创新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57届文化讲坛演讲时,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讲了一件发人深思的往事。那是1 994年,吴建民在荷兰当大使,他的夫人在卢森堡当大使,他们经常与周边国家的大使们接触。有一天,吴建民的夫人跟丹麦大使聊天。丹麦大使由衷地赞叹道:"中国人真善良!"吴建民夫人饶有兴趣地问:"您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丹麦大使娓娓道来:他对正在放暑假的儿子说,你不是要了解世界的变化吗?那去中国吧。他没给儿子订五星级酒店,没给安排接送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