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学会》2004,(11):18-18
<正>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20日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直言科技界时弊时说,当前我国科技管理重科技立项和研究基地的硬件建设,轻学风、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倡导,开放流动和学科交叉不易实行,部门分割、行业分割、条块分割仍然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06,21(9):33-33
7月30日,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在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徐德的陪同下视察了辽宁省科协。省科协党组书记、驻会常务副主席商向东代表科协党组向周光召主席作了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12-15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如今40年过去了,但没有人会忘记这座保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丰碑。 在这座历史丰碑上,铭刻着一大批清华人的名字。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大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贡献的清华校友。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几位中国核战线的清华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中国核试验事业默默奉献的清华校友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焦点: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家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但经济地位尚不如人意。只有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充分体现科学家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特别是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才能根本摆脱"重物轻人"之轭,保证我国科学事业后继有人。近日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起科学界高度关注。荧屏再现了"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以科学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为突破口,推进国家  相似文献   
5.
赵信梅 《教师》2010,(34):72-72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先生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不仅有谋生技能,能享受物质生活的人,而且同时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一个有创新思维和坚强性格的人、一个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进步的人。”由此可见,教育应注重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人。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8日下午,德国马普学会在柏林马普会议中心举行“中德未来论坛”,拉开了在柏林纪念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科学合作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国驻德大使马灿荣、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李志刚、  相似文献   
7.
<正>学者是否好,不看外行人的仰慕,而在业内者的口碑;伯乐是否好,不看其千里马数量,而在其眼界和作用;领导是否好,不看在位时的权势,而在退位后的声誉。写批评文章容易。但是,颂扬做过领导的人,容易怕受误解而胆怯。本文是八年前写了几段停笔搁笔,到写的对象已多年不任领导职位的现在方完稿。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科技》2001,(7):63-64
由中国科协和台湾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7月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出席了研讨会并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9.
精神生活是人类独有的,也是由人自己一手创造的,它的内容极其广泛。把它的范围缩小,可以限定在学习和运用知识以及娱乐两大方面。由此产生的精神产品是市场交易的内容,但形成产业则是近代的事情。最典型的是,出版、音乐、广播和电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认为,21世纪,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并茂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等进行交叉和融合,推动世界各国政治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4,(7):7-7
<正>在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方忠、戴希,以及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等6人获得第七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和周光召基金理事会主席钟瀚德为获奖者颁奖。周光召基金会奖励评审顾问委员会代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介绍说,作为我国和国际上计算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员和戴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