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与苏共在国际共运总路线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因则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时代基本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包括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过渡“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同引发了双方长达十年的论战。论战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具体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强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它净取代暴力革命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和平过渡思想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策略,和平过渡思想并没有放弃暴力革命理论,而是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提出和平过渡思想的四个阶段,并从和平过渡思想形成的依据、目的以及与暴力革命的关系论证和平过渡思想没有放弃暴力革命理论,对于完整、准确、实事求是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防止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仅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同时也增强了社会主义以和平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所有制关系的新变化奠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物质基础;阶级矛盾的缓解以及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缓和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民主社会主义把关国‘赤化‘了“,“世人惊呼欧洲红潮涌动“,“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踏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是暴力革命派“,“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基督教天国理想的现代版“,等等;文章对以上的误解和错误观点,从理论、史实和现实方面作了一些评论和纠正.  相似文献   
6.
英国政府并没有打算在奥运期间阻止曾参加过骚乱的人们使用社交网站。人们恰恰应该记住的是社交网站在骚乱中起到的正面作用从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年钻石庆典到狄更斯诞辰200周年,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注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而这一年对于中英关系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也正值中英建交40周年。  相似文献   
7.
苏共二十大之后,赫鲁晓夫提出了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为核心的对美缓和战略,妄图实现苏美联合主宰世界,要求中国服从服务于苏共的对外战略,并把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正义行动一概看作是对其缓和战略的破坏,中苏两党在对外战略上产生严重分歧和冲突,对导致中苏两党论战和关系破裂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社会革命是持两点论的。他既强调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同时又估计到了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呈现出减弱的趋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赫鲁晓夫在对二战后时代特点、国际局势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战略思想观点,其中包括战争与和平思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简称“三和”)思想,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客观现实,对苏联的外交实践、国内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过分强调和平共处。对苏美关系过于理想化;对社会主义力量估计过高;由于对这些思想观点的不同认识,引发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特别是中苏间的论战,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不断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短长,因此才有共同发展的可能和必要。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和平过渡"问题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理论有极大影响,我们今天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新评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十月革命胜利七十多年后,许多国家却暂时走完了它们的社会主义历程。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一定事实根据,是对国际共运前途的大胆预言。我们不能因为政治气候的变化便将其全盘否定,对其重新评价也是全面评价赫鲁晓夫其人及世界现当代史上其他人物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发展,"和平过渡"这一重要的斗争形式一定能够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