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存在于书法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严重滞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以入门书体,书写工具和书法师资为切入点,分析其在书法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熊武(笔名龙山人),男,1961年9月出生于江苏淮安,罗山县九届政协委员,信阳市政协书画院理事。供职于罗山县粮食局,任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罗山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山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熊武先生为人淡泊、笃嗜书法,30年临池不辍。学书从唐楷入手,先学柳,后习褚,先后  相似文献   
3.
<正>像其他传统技艺一样,书法,尤其是毛笔书法,正逐渐被现代化的产物所取代。摄影怎样取代了画像,录音棚怎样取代了现场演奏,数码科技就怎样取代了文房四宝。在书法家可以拿着iPad用手写输入法发微博的今天,学习书法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和意义呢?这个问题如果摆在过去,相信不少人会斩钉截铁地回答,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因为书画同源,而且因为这是文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一个才华横溢但书法不好的人,在古代的仕途之路上注定要比别人坎坷。袁枚、龚自珍就是这种悲剧的例子。书法不好,哪怕不做  相似文献   
4.
楷书形成于东汉末年,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朝逐渐成熟完善.唐朝楷书成就之高,流派之多,大家之众,影响之远,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是空前的.唐朝的书学理论著述成果卓然,成为唐书成熟完善的另一标志.规范的楷书既是科举的重要内容,亦为人们政治、文化生活的交流手段.所有这些又促使唐楷的成熟完善,唐楷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展示了全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王著的低眼力和低要求使晋人法帖线条一入《阁帖》就被简单化.这种样式成为经典后,经赵孟頫的简单化,到明代又被董其昌放大.刻帖的辗转翻刻,失真、误差越来越大,使帖学至清中期迅速衰落.书法家们意识到这种危机,提出了拯救的办法——学习唐代楷书.唐楷对帖学取法和审美取向进行矫正,并成为阮元、包世臣构建、完善碑学理论的桥梁.在康有为确立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卑唐”则是“抑帖”到“尊碑”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米字格"是书法学习时用来确定字体结构的方格,但一般都没有"摩"的概念。本文通过对"米字格"的进一步研究,论述了其背景、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利用"米字格"进行笔法教学,对字体结构"摩"的方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少年秋白才华横溢瞿秋白的书画篆刻从小得自家传。父亲瞿世玮是"常州派"后期的主要画家之一,擅长山水,其作品有简淡清逸之风。小时候,父亲教过秋白画山水画。母亲金衡玉是名门闺秀,爱好诗词曲赋,并写得一手好字。六伯父瞿世  相似文献   
8.
楷书     
正时间如东江之水,奔流不息,一去不复回。但古人在时间的长河里磨砺留下的印记却深深烙印在我们生活方式中,融入血液。从蛮荒的远古到文明的现代社会,文字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潜移默化地发展,但无论怎么发展,都是在追求从复杂到简单,从繁琐到明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书体形式——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同时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  相似文献   
9.
聂律廷 《教师》2020,(9):F0003-F0003
聂律廷,1963年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之余,浸沉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初从唐楷入手,继师二王及北碑,后乃遍临古代碑帖,博采众长,多年不辍。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少儿书法美术的教育与实践,多次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碑学与帖学作为中国书法传承的两条重要的脉络,传承至今天仍有大量书法工作者对其二者学习方法进行讨论与研究。文章以一纸武周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墓志铭拓片作为切入点,重点通过图像比对的方式,分析《大周故贺州临贺县主簿吴府君墓志铭并序》拓片的艺术风格、笔法特征等,以证明碑学与帖学并非孤立存在,且在武周时就已经被广大民间书法爱好者们用于综合学习。最终提出作为当代书法工作者,应当对民间书法也提起足够的关注,中国书法才能焕发出更为闪耀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