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 两种体制的变革和人们思想上的变化,使我们在前进中 又面临许多复杂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在舆论宣传 中,必须克服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片面性、绝对化的 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非此即披。例如在宣传破除旧观念的过程中, 已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在新时期依然需 要坚持的一些好传统,也有人怀疑或否定。把宝责的精 神财富统统说成是“左”的东西,认为不合时代潮流了,从 而否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又 如,我们党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闻学的逻辑起点,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逻辑起点是“事实”;有的认为新闻是“信息的传播”、是“广泛、迅速、方便地提供信息”,逻辑起点在“信息”。还有的逻辑起点是模糊的,时而用“事实”,时而用“信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为此多有争论。  相似文献   
4.
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本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缺乏实证科学的有效论证,具有先验主义色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激烈地反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观,认为世界的物质性是随着人的实践的深化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展现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终极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改造,是唯物主义从传统形态进入现代形态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5.
张岱年是“解析的唯物论”的代表 ,但他的“本体”观既不同于强调解析的清华学派哲学家 ,又不同于当时的新唯物论者。张岱年所谓的“本体”是“理”与“物”的统一、“本”与“至”的统一 ,是总结中西“本体”观念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创造。这种创造体现了张岱年超越清华学派和新唯物论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锤炼出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是在深入研究战争,洞察战争的规律,从本质层面上探索制胜之道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及唯物史观思想。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所提出来的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我国必须坚持的发展思路和原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通过各个阶段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是基于中国国情而形成的理论创新,其中的哲学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是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变通应用.  相似文献   
8.
冯兰 《大观周刊》2011,(51):207-207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给我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方法论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样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误区.物质等于客观.意识等于主观。其实二者从内涵到外延都有区别。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认真回顾和领略他的光辉典范,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继续实现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学构建中要确立科学的编辑观任定华【西安】当前,我国对编辑学的研究,已经向纵深发展,其根本标志是,学术上的争议与分歧愈来愈明朗化,井集中地表现在对编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诸如关于编辑与编辑学的对象及其概念问题,学科性质及其范畴问题,编辑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