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5660篇
科学研究   434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374篇
综合类   274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62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949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目前世界短道速滑领域先进的多学科生物监控手段,对力量训练、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生物力学手段对技术变形的提前预警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谭正 《棋牌世界》2004,(8):27-27
纽约诗画琴棋会董事郑勤霖先生也是纽约北美象棋会永远名誉会长。历届诗画琴棋雅集之棋艺部均是由该棋会加盟活动。此外,每年春节期间棋会都举办有奖象棋比赛;近年还设立青少年比赛奖项。如今的“复兴杯”及明春的“金猴杯”锦标赛都注重培养新人,提高他们的棋艺水平。这几年,郑先生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推广象棋方面,一直得到中华公所的肯定、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主动形成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是根本。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知识结构转换的导火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做到这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策略性。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影响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归因于奥林匹克理想反映了时代精神、顺应了世界潮流。也就是说它发展的力量源泉来自体现现代价值观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超越自我。文化创新与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是一种客观历史规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基督教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浓缩西方文化之精华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其理想是对一脉相承的基督教文化的有效承继。  相似文献   
6.
利玛窦,明清之际来华的一位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在华期间,针对基督教很难在华传播的现状,他大量研习儒家文化,巧妙地利用儒家学进行传教.主要体现在利用儒家经典解释或附会基督教义,求基督教与儒教的相通之处;采取自身汉化的方法,生活习俗儒士化;利用知识传授,结识、拉拢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求得他们的支持.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利氏的"补儒"、"合儒"乃至"超儒"的思想,即把基督教文化渗透到儒家文化中来,使中国全面走向基督.  相似文献   
7.
“引探教学法”是深圳市陈永林教授创立的。它所注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把“引”和“探”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由、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探究创新的快乐。“引探教学法”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一、引探准备在引探准备阶段,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在学习《青春舞曲》时教师身穿新疆维吾尔族服装,头带花帽,随着《青春舞曲》音乐舞蹈进课堂,顿时激发了学生想了解维吾尔族歌曲歌舞风格的兴…  相似文献   
8.
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献作为传播化的特有载体,有三个明显的化指向,即基督教精神支柱和信仰;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以及宗教学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9.
10.
行星逆行一直是《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行星送行过程的动态图示问题,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图解方法,使行星逆行这一复杂的天文现象得以深入浅出、易看易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