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个经典的故事——大禹治水。大禹和他的父亲怀着相同的抱负投身于治水工作,由于方法的不同,一个因无功而身首异处;一个因成功名垂千古,究其差别——方法不同使然。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艺术性的教育,特别是要像大禹一样以疏浚的方式协调好班级工作,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精神家园     
李红星 《中文自修》2005,(11):52-54
文学,本质上是人学,写作.它挥洒的是色彩.浓缩的却是生命的抑扬顿挫。作文的苍白,说到底是写作者思想的苍白。写作者拥有了精神的底气,方能下笔如有神.谱写出生活的灿烂。这精神,是愚公移山的坚毅,是夸父追日的执着.是大禹治水的不懈.是岳飞刺青的忠诚……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吧,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高贵的精神的种子.让它不断发芽,生长,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支神奇的大笔.发掘出生命的精彩,无论它雄奇奔放澎湃激越也好,壮烈悲凉凄切落寞也罢.高贵与卑贱,伟大与平凡,我们都能从中奏出黄钟大吕,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3.
《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 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壅室穆穆,为纲为纪“。父鲧,受尧命治理洪水,无功被诛。舜命禹继鲧业,任司空。禹吸取父鲧治水失败教训,采疏导之法,平水土,归九流。居外十三年,栉风沐雨,劳神焦思。三十娶妻于涂山,三宿而别,后三过家门而不入。  相似文献   
4.
哀老行     
近日,一老叟跌倒路边,奄奄待毙,然气息尚存。百二行人侧目驻足,竟无一援者。至翁驾鹤西飞,终而散去。予怀怆然,义愤难平,遂心书此行,以明吾志。人生七十古来稀,养孙怡乐享佳期。闽中车站寒风立,老叟倒地欲语迟。千人围,万人观,无一志士走上前。天空阔,日空灿,神州寂寞无言语。遍览围观众人,欲行不行苦难言。我唤日暖灼霜冻,我思尽解老叟寒。老者一去不复返,世态炎凉人心间。昔者大道行天下,敬老抚幼百姓欢。何畏迷途失财物,路不拾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采取"盯、管、卡、吓、压、罚"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致使班级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将大禹治水的原理应用到了班级管理中,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顾健 《考试周刊》2014,(91):46-46
<正>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着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朗读教学的任务。在这一阶段,要为阅读、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低段教学中,应当格外重视阅读与识字教学之间的联系,力争使二者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的统一体。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我们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大禹治水》为例,谈谈识字教学。一、揭示课题,学习"治"字  相似文献   
8.
正背诵既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记忆,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神态和感情来表达原文,复现原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呢?笔者试图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谈一谈提高背诵有效性的策略。一、角色体验法有些课文的情节性较强,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表演背诵。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登  相似文献   
9.
高晓 《文教资料》2014,(32):28-29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大禹治水》阐述了"奉献"这一主题,塑造了治理洪水、为民除灾的英雄大禹的形象。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了整个课堂的"轰动",并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论。文章介绍了由"在"字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鲤鱼跳龙门     
大禹治水时,在黄河中游,有一座山。支流的水流到这里就被挡住了,无法流进黄河,大禹在这里凿开了一条峡口,就像一座高高的大门,他还给这个门取了个名字叫龙门。为了看守龙门,大禹要挑选一些优秀的鲤鱼变成天龙,于是他定了一条规矩,只要鲤鱼能跳过龙门,就可以变身为天龙,享受作为龙的荣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