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谛是佛教中南北传的佛教、汉藏传的佛教所共遵的基本教义,彼此共同认为这是世问、出世间的唯一解脱之道。后世诸佛弟子虽认为四谛为声闻、缘觉之法,意思就是贬四圣谛为小未法,其实大未佛教四弘誓愿的实践是依四圣谛而发起。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体现了佛教由小来的融和和展开。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27日上午,历史学系举办了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学术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教授到会祝贺。龚书铎、晁福林、鲁振祥、张文启、陈祖武、张庆捷、陈琳国、吴道弘、陶铠、牛润珍等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六祖慧能是禅宗创立的高僧,他主张即心即佛、自性自度等。其说法从内心说起,从来不受任何约束。四弘誓愿是佛教的根本法门,他对此法门有特殊的理解,并有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弘戒法仪》为禅师法藏所作,《传戒正范》晚出《弘戒法仪》近五十年,为律师见月所作,均是作者"匡时弊、立仪法"的倾力之作。虽都言三坛传戒,但在仪法科目的设置,传戒次第,戒学解读等方面仍显不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可作为禅、律两宗戒律思想的一个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6.
杨海福 《学子》2014,(1):124-124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油田各级领导,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建设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重要抓手。企业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和谐企业联系到一起,为油田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政治、组织保证和强大的思想动力。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和教育员工,对于油田的改革、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看到一本书名《王鼎钧论》的书,作者戆描写到:王鼎钧以他的生命历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纵然生命的年轮里,有太多时代的辙痕,在他作品中,却能将根须吸收的人生经验加以升华,复能在文路上日益精进.无论是理性的哲思,或是抒情的时代刻画,都给人宽厚的温暖、清明的指引、心灵的飨宴。彷佛那浓浓的树阴。后来,在网上又发现一则疑是王鼎钧先生自撰的文字:“为基督信徒,佛经读者,有志以佛理补基餐数义之不足,用以诠释人生。建构作品。吾生有涯,而又才力不逮,常引为恨,曾仿佛家四弘誓愿作铭以励天下同文,铭曰:‘文心无语誓愿通,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在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眼泪和痛苦,但也看到中国人的微笑和希望。凭借他的观察力、想象力,写出了他最好的散文。  相似文献   
8.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国赏识教育的创始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哑学校校长周弘更是认定:“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  相似文献   
9.
西方管理学家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充分,但对知识创造过程则研究不足。日本思想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基于东西方知识论思想的对比研究,总结了日本企业在知识创新上的做法,提出了企业知识创造理论,并为其知识创造理论奠基于牢固的理论基础上。他们的知识创造理论对当今企业知识创新及知识管理理论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灵岩聚会     
三弟 《寻根》2004,(3):133-137
我去过不少名山大寺,如北京的广济寺、南京的栖霞寺、苏州的寒山寺、扬州的大明寺、杭州的灵隐寺、宁波的天童寺及香港的宝莲寺等,这些寺庙的个性风貌,时过境迁,很容易被忘却。想起来会激动不已的,是苏州西郊的灵岩山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