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电脑》2004,(9):i001-i001
  相似文献   
2.
过伟先生从民间采集了大量活的材料,搜集了一千多位女神,写出《中国女神》,这是中国第一部神论巨。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崇拜和神化,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化历史;《中国女神》成功之处是最真实地描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3.
又是半目     
刘世振 《围棋天地》2005,(16):32-37
赛前状态都不理想的崔哲瀚与古力再次遭遇了。第1局惨败后,古力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挥出了顽强的斗志,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古力以两个神奇的半目延续了双边对抗不败的纪录。此次同里之行,他再次验证了一点——这里的确是他的福地。  相似文献   
4.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2):29-35
郭沫若早年求学经历多次学制改革,见证了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现代化、全民化的嬗变。家塾的旧学训练让郭沫若偏爱闲适、抒情和自由主义的诗风;学制改革带来的混乱教育让禀赋过人的他深深厌恶,继而转向文学、历史之中寻求精神解脱;辛亥后板荡的四川迫使他东渡扶桑,接触异质文化。郭沫若尽管没能接受正规、系统的文学教育,但对于教育体验的不满与好胜心一再促使他用文字安抚并表达内心,叛逆的气质与浪漫主义的人生选择使其成为文学转向中连接新旧传统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6.
惠特曼《草叶集》对郭沫若《女神》抒情主题的影响包含五个方面:一是黑暗势力的摧毁;二是理想世界的蓝图;三是人与劳动的颂歌;四是对科学技术、文明进步的肯定;五是自然风光的图画。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网络诗歌蔚为壮观,创作上除继承了网络出现之前的中外传统诗歌的经验,在题材选择、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风格色彩等等艺术构思方面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既更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更注重下意识的挖掘,更强调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类学方法可以确认《九歌·少司命》主角的月亮女神身份。“娥奔月”系由语言疾病导致的假神话 ,其背景则是女神在神话、文化中的地位失落  相似文献   
9.
原始主义是一股世界性文化思潮。对乡村的眷恋与对都市的反感,对原始情操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嘲讽,建构起沈从文原始主义倾向的两面。他的原始主义情结具化为作品中固定的原型人物、原型象征和原型情结,在主观上寄托着作家重构民族文化人格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10.
山鬼、巫山神女、洛神、杜丽娘是中国文化史上不断演变的性爱女神形象,她们都是美和爱的化身, 然而她们的性爱总是带有缺憾。人类注定要过三种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男女两性都有追求性爱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