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君 《世界文化》2007,(9):I0001-I0004
英格玛·伯格曼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约好了似的,前后脚离世。这两位战后最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宗师,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告别影坛,又不约而同选择在新世纪第七年的近乎同一天高龄去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是受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到中国拍摄了影片<中国>.影片<中国>希望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但受实际情况所迫,使用了一些抓拍以及偷拍的手段,也因此导致了影片中的一些不一致的矛盾感.但<中国>是在当时文化大革命时期少的可怜得中国影像中一个非常珍贵的对国民真实性的反映.而文章通过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影片<中国>,以探寻其背后所反映的真实意义及世界了解中国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伯格曼与安东尼奥尼,两位现代电影开创者的离世近乎同时,注定了要被当作一个象征意味颇浓的符号。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资格被称作电影大师的创作者已经相继沉寂,但他们离世的巧合,又让我们记起美好而深邃的影像岁月一去不回的悲伤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25日,“安东尼奥尼回顾展映”在北京电影学院开幕。 已年届92岁的安东尼奥尼,以《奇遇》(1960)、《夜》(1961)、《蚀》(1962)、《红色沙漠》(1964)感情四部曲的拍摄,奠定了他作为电影国际大师的地位。1972年,安东尼奥尼应中国之邀前来拍摄了纪录片《中国》,却在1974年遭到中国政府的严厉批判,成为那一代中国人对文革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了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长片《中国》,不禁引起许多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单纯、稚拙、理想主义、集体生活、政治话语……这样的感觉和要素扎根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想,我对童年的记忆在影片中一点点地被唤醒,包括那种被称之为前消费时代的淳朴。  相似文献   
6.
听听那冷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相似文献   
7.
正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富有诗性气质,被称为"缪斯的延长"。在领略了《听听那冷雨》诗意语言的魅力后,让同学们在课后观看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并阅读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听听那冷雨》的主旨。师:大家看完了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以及《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了吗?生:看完了。师:你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让你们看这些吗?  相似文献   
8.
天边的云     
<正>天边的云,无拘无束,看似洒脱,却总是孤独地徘徊。天涯·浪人印象中的浪人,总是一袭白衣,利剑随身,一个人行走江湖。他们总是不停地奔波,为了自己执著的信念。他们总是用坚强的外表,来保护自己易受伤的心。他们总是用冷峻的眼神,来隐藏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脆弱。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容易受伤。所谓“皎皎者易污”,他们穿着一袭白衣走天下,任何黑暗都想把他们吞没,他们的白衣又怎能不沾上泥点?  相似文献   
9.
在《论摄影》一书中,苏珊·桑塔格论及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为什么会带给中国人困惑和愤怒,她写道,那是因为“在中国,拍摄照片总是一种仪式;它总要包括摆好姿势而且还必须要征得同意”。这不仅是两种艺术观念的不同,也是东西方之间漫长文化冲突史上一个有趣却不无苦涩的事例。在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同样的冲突则被浓缩为宫廷画师的谋杀案。伊斯坦布尔的象征意义历来勿庸置疑,在地理、历史、宗教与文化上,它都是东西方的分界线,也是独一无二的交汇点。15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感受到文艺复兴的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金诺兰 《大学生》2015,(5):68-69
"更年轻时,梦想对于我,是奢侈品;如今,梦想是一个朴素的事情,需要你同样朴素踏实地完成。"这是绿妖写给所有在寻找自己的道路上困惑迷茫,却永不止步的人。2001年,县城青年绿妖离开老家来到北京,正值网络论坛的黄金时代,她和众多外省文艺青年,在论坛、在饭局上高谈阔论文学、电影、戏剧,绿妖形容他们的状态是:挤在舞台候场等待上场,仿佛一个全新的时刻就要到来。五六年后,他们相互失去联系,各自在生活的迷宫中寻找出口。绿妖当过时尚编辑、电台主持人,然后辞职全心写作。在沉重、巨大、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她不断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