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思明杀害安庆绪时,连带屠杀与安庆绪同种族的胡人,史朝义弑父后,同样有杀害胡人的经历,这归根于史思明与安禄山不同种族之故.安禄山是落居东北的西域胡人,故能曲意迁就和拉拢当地各民族,反唐声势最为浩大.史氏父子则不同,更强调其突厥及土著的身份,导致种族联合的破裂,进而促使史朝义彻底覆灭.此巩固的种族团结的破坏,除一定程度上由政治形势变化所迫,史氏父子失策当属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宏观上考察,唐军与安史叛军的潼关、灵宝之战,恰处唐廷平叛进程(755—763年)中的转折点,不容漠视;认为潼关、灵宝战败,使唐廷丧失了平叛的绝好时机,平叛进程大大延长,兵火区域蔓延扩大  相似文献   
3.
公元757年6月,杨贵妃被马前勒死,7月郭子仪就当了天下兵马副元帅,很快就平定了“安史之乱”,保住了李唐江山,居功至伟。后来的吐蕃入侵、藩镇作乱,都全仗老郭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都靠他撑门面。  相似文献   
4.
张巡作为唐朝抗击安史叛军的著名将领,知晓阵法,勇武忠烈。为牵制叛军兵力,屏蔽江、淮,他以孤弱之兵,战守雍丘,转战宁陵,血战睢阳,在唐朝平叛斗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陈寅恪先生首次从民族和文化角度出发,提出河北的文化与政治双重分立的观点之后,河北胡化说俨然成为研究唐代中期历史转折之一大确论。然而细究其说便会发现,河北胡化说作为一种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和人文精神的推论,在逻辑和论证方面都不能满足后续研究的要求。近20年来,学界对河北胡化说进行了以社会生活层面为核心的丰富和发挥,其思想趋势表现为弱化胡-汉二元价值的矛盾,转而以地域化为叙述重点。这就把对文化差异的讨论放到了地域史的范畴中,从而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上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斌 《考试周刊》2015,(2):22-23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疆域辽阔,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但是自"天宝危机"以来,唐朝的政治经济开始从向衰落,天下没有不亡之国,在种种因素的促使下,唐朝最终走向衰败直至灭亡。在唐朝的衰败过程中有多个因素的作用。本文就唐王朝衰败的原因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曾说:"一般人爱说唐涛,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唐诗以其博大精深、包容万物、璀璨夺目的姿态出现在文学史上,史称其为"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士人们都失去了盛唐时昂扬的精神风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痛定思痛,平心静气的孤寂与散淡.……  相似文献   
8.
京西北藩镇是唐王朝为防御吐蕃侵扰长安和控制平定安史之乱的唐军主力,而组建的地方藩镇。它既受唐王朝特殊照顾,又受其特殊控制,地位不同于其他藩镇。在中晚唐,京西北藩镇保护和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唐王朝维持统一局面的军事柱石;还是决定南衙北司之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对书法的看法首先是“人格很重要”,反人格、非人格的书法不可取。这多是因为我一开始练习书法就分善恶美丑。我入门学的是颜真卿书法。颜真卿是唐代浩然正气的大将,打击安史之乱、解救唐朝,与唐代的中兴紧密相关。学颜体使我有一种凛然正气存于胸中。  相似文献   
10.
葛娟 《兰台世界》2014,(4):77-78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逆胡铁蹄不断地侵扰着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大好河山破碎,天下百姓陷入苦难的深渊。战争给大唐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人口也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