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戴震是清代皖派汉学思想创始人,他主张考据就和义理相结合还原汉代儒学,并批判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违背人性自然的本性。另外,他天文历法及数学等都位于清代乾隆时期学术界的前沿,也让他成为四项全能的大理论家。  相似文献   
2.
境界的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它不但是对真实的存在和意义世界的追寻 ,而且体现为特定的理想人格。宋儒的人生境界展开于天人、群己、理欲等价值理论中 ,构成他们所理解的意义世界和理想中的世界图景。在宋儒看来 ,圣人就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标准 ,圣人境界也就是他们所普遍追求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3.
“天理人欲”观是宋代理学家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理学家的思想倾向。理学为什么要在客观物质世界之上抽象出一个“天理”,这个“天理”对人地间有什么指导意义,“天理”的指导意义如何与“人欲”结合,从而形成宋代以后中国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4.
关于三国时期的正统观问题,北宋儒者多有论述.《四库提要·三国志》言,宋太祖篡周类似魏文帝篡汉,故而,北宋儒者为回护这一篡位事件,不得不以魏为正统.此论断颇有以偏概全之嫌.实际上,北宋学者中,既有以苏洵《史论》为代表的蜀正统论,也有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的魏正统论.即使如司马光一般以魏为正统的撰史者,其选择魏为正统的原因也并非为宋太祖取代后周作回护.  相似文献   
5.
箴是一种用于警示与劝诫的文体.箴分为官箴与私箴,前者以君主和百官为规劝对象,后者以作者自身为警示对象.从宋代私箴中可以看出宋儒所追求的道德内容及其实现途径.宋儒注重内心涵养,通过诚、敬养心,并以内省来思过改过.与此同时,宋儒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所提倡的道德.宋儒的道德修养是这两方面的结合,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对杂于佛教情形之分辨”、“对理解佛教情状之完善”、“对争辩佛、儒异同观点之总结”、“对宋儒取胜佛教策略的提升”4个方面,展示了朱熹对宋儒关于佛教、佛教与儒学关系的认识和主张检讨之情形;认为朱熹在这些方面既有所继承,亦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及20世纪初朝鲜晚期的族谱功能,突出伦理道德的教化要求,并把伦理道德诉求作为人的特征,族谱的功能被泛化,修谱的意义被升华.不少人将朝鲜与中国比较,谈及对于朝鲜族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朝鲜文化晚于中华,故族姓历史短暂.但更多的人指出,当时不仅名门望族皆有族谱,而且朝鲜一般人家各有谱牒,族谱已经普及全社会.朝鲜族谱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荀子的礼学思想不仅传承、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思想,而且也对汉唐时期的礼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两宋理学的兴起,荀子思想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其自汉唐以来在儒学史上所形成的学术地位也岌岌可危。礼学思想作为荀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宋儒的非议和批判。然宋儒在批判其礼学思想的过程中,也对其中的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了积极吸收和借鉴,并实现了其在理学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理学与禅学     
宋代禅宗,义理发挥殆尽,而开始向社会各阶层渗透。儒士参禅,援禅入儒,赋予儒家学术新生命,构建起体大思精之理学。其开山者周敦颐以“无为之诚”,“无念之静”,阐述儒学;程门以“不动心”固其心志,以禅理而立易理,为理学开启发展之路;朱熹抑杨并兼容禅学,确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陆象山于谢、张之后,标出“心即理”的命题,以一心涵盖天理,实为禅宗思想对儒学长期渗透的结果。总而言之,宋代儒学之新也就新在禅学,其新兴之根也就在禅宗!  相似文献   
10.
宋儒坚信以礼教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具有至上性,坚决抵制外族文化。为维护宋王朝代表的汉族利益,他们从传统和经典之中寻找宋王朝政治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同时又迫切要求平息民族间的敌视情绪,把仁爱、和平共处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理想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