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2.
孙琰 《现代语文》2007,(5):34-36
《水浒传》百回本,叙写的是梁山好汉的集结、力量的壮大和最后失败、毁灭的全过程。后人的评论往往将好汉们落草的原因归结为“官逼民反”,片面地突出了他们愤世嫉俗、同情弱小乃至为民请命的主观意识;而在理解梁山好汉为什么会最终走上“受招安”这一归宿时,又很少从梁山好汉的构成成分和自身原因出发,导致了分析得不全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大宋宣和遗事》和《水浒传》中杨志落草的不同经历,探究《水浒传》中杨志落草是在理想的一次又一次破灭之后才得以实现的,说明《水浒传》“官逼民反”的思想是逐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活于元朝后期,这部小说是在南宋以来讲演宋江故事的话本和杂剧基础上创作的.当时元朝统治极腐败,官吏贪残,民生困苦,百姓被迫造反,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施耐庵身历其境,小说描写的许多故事情节往往可以和元末真实历史相映照,可见写的虽是北宋末事,却反映了元末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大宋宣和遗事》和《水浒传》中杨志落草的不同经历,探究《水浒传》中杨志落草是在理想的一次又一次破灭之后才得以实现的,说明《水浒传》“官逼民反”的思想是逐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