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信息传真     
《档案与社会》2004,(5):55-56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区档案寄存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2月18日,通州市档案馆副馆长张强代表通州市档案馆接收了福建军区原政委陆凤彬少将寄存的数十位全国著名书法家及百名将军的书法作品共二百余件。陆凤彬将军是通州人,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此次寄存的这些作品是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程十发、孙晓云、言恭达等及百名将军为通州市忠孝园题书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水平。这些书法珍品将于通州市忠孝园建成开园后展出。  相似文献   
4.
我国适宜推行联合档案室而不是文件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华 《中国档案》2006,(4):20-22
近年来。针对我国机关档案窒出现的种种小足之处,档案学界有不少学者主张在我国推行文件中心,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实行档案管理的多元化,即主张档案馆、机关档案室、联合档案室、档案寄存中心、文件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档案保管机构并存。笔者以为。首先,文件中心不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宜对其采取“拿来主义”;其次,档案保管机构的多元化,不成当是无主体的多元化,单纯的多元化只会导致管理的混乱,这是不符合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有鉴于此,笔者主张在我国推行联合档案室,用以解决我国档案事业体系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原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许多县级企业先后宣布破产。因此,企业档案化整为零:干部职工档案由县劳动部门保管,设备仪器档案、基建档案等随设备、厂房归属企业买方,党群工作和行政管理等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寄存在各县级档案馆。破产企业档案寄存到各县级档案馆之后.县级档案馆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利用和进行安全保护.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拓展高校馆藏资源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对读者最具吸引力的是其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但现实是馆藏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拓展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四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某地档案局在《致全市民营经济大户的一封信》中郑重承诺:“竭诚为民营企业提供无偿、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各项需求。”消息一出,哗然者众:档案部门自身是“清水衙门”,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尚难保全,何以为民营企业提  相似文献   
8.
《云南档案》2005,(1):12-12
为充分发 挥我省各 级档案馆 保管档 案的职 能,更好 地服务社 会,根据 国家和我 省档案管理 的有关规 定 , 2004年 9月21日 云 南省 发 展 和 改 革委 员 会 批准了我省档案委托寄存服务收费标准: 一、各 级档案馆 在接受委托 寄存不 属于 有接收和保 管义务的 破产和改制 企  相似文献   
9.
张才 《兰台内外》2020,(12):71-72
骨灰寄存服务是殡仪馆的一项重要业务。骨灰寄存档案管理是殡仪馆开展骨灰寄存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要进一步做好骨灰寄存服务工作,提升骨灰寄存的效率,就必须做好骨灰寄存档案管理,为实现骨灰寄存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是对老体制下的单纯行政性管理模式的突破,是对以往城区相对狭窄的管理服务范畴的超越,是对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