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营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马孔多镇。布恩蒂亚家族建立了这个村庄,在这里生养繁衍,欢笑痛哭,直至在第七代与它一同毁灭。布恩蒂亚家族最大的特征就是孤独与梦想,孤独执拗地追逐他们,不让他们有片刻的安宁,而梦想也如影随形地缠绕他们,让他们享受生命的意义。霍·阿·布恩蒂亚是梦想和孤独的开始。他带  相似文献   
2.
<正>浩瀚(hàn)的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民族出现在我们的星球上,有的消亡,有的繁衍(yǎn)生息,绵延不绝。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一些古老的民族鲜为人知,千百年来与世隔绝的生活,使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性变得不可思议起来。不会说话玻利维亚的克曼加人印第安族,4万多人没人会说话,因为他们不能发声,只好用手势交谈。没有文字扎伊尔奎(kuí)卢地区的土著人安布恩族,至今没有文字,一切都靠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3.
打破规则     
多年以后,当加西亚·马尔克斯面对荣誉的时候,他一定会想起那个突如其来的灵感,那个打破哥伦比亚句法规则,将三种时态杂合到一个句子中,被后来者无数次模仿的伟大的开头。的确,规则便是需要人打破的,只有打破规则,才会产生出新的事物。《百年孤独》中的布恩里亚家族遭受诅咒,可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力图改变  相似文献   
4.
丹飞 《出版广角》2015,(4):36-36
加西亚·马尔克斯羽化登仙前,《百年孤独》迎来了它的北欧远亲,加比·格莱希曼的《永生之书》。两者的问世遥隔半个多世纪,《永生之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向《百年孤独》致敬之作。而在其本心,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野心。将之比作欧洲版的《百年孤独》至少在以下层面成立:马尔克斯描绘布恩迪亚家的男人们肉欲横流,世代游走在乱伦禁苑的院墙内外,到第六代奥雷连诺与姨妈实现实质性突破,生下长着猪尾巴的第七代布恩迪亚。格莱希曼毫不惜笔,描写阿里(斯宾诺莎家族最后一人)的祖父、小处男南森受诱于前妓女、现女佣玛丽卡,不可遏抑地产生了爱情,可是南森先后发现其父伯恩哈德、其弟卡尔曼都是玛丽卡的情人。众所周知,严肃文学作家爱着笔无法挣脱的原罪,无处可逃的宿命,直至把所有人都“写死”了。马尔克斯述说布恩迪亚家族,七代而亡,格莱希曼刻写斯宾诺莎家族,三十六代而终。马尔克斯用了一场飓风刮走了故事发生的主场景马孔多,仿佛马孔多从没存在过;格莱希曼给斯宾诺莎族人安排了各种死法,直至家族的最后成员阿里既无子嗣又患癌症,这个家族就此消亡。二者都是戏中戏、书中书,《永生之书》写到斯宾诺莎家族的哲学家本杰明所著也叫《永生之书》,该书是勾连斯宾诺莎家族命运走势影影绰绰的线索。《百年孤独》中第六代奥雷连诺破译了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卷首语就预言了布恩迪亚家族的来处和去处--生与死。  相似文献   
5.
正加西亚·马尔克斯静静地走了。怀念这位文学巨匠的同时,许多中国读者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的两本名著《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以著作为媒介,马尔克斯用他自己的方式,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也在以无声的方式诉说:永恒的孤独者最伟大。马尔克斯在当代中国影响力之大,估计连他自己都  相似文献   
6.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布恩迪亚家族的兴亡史,世人多将此作品看作拉美社会的缩影。乌尔苏拉一生得以见证家族六代人的喜怒哀乐,表面上看似乎与孤独毫无关联,但细究之发现她的孤独是一种隐性的孤独,是掩藏在大爱之下的、看透了子子孙孙各种凄凉结局又无能为力的孤独,是一种神灵式的孤独。  相似文献   
7.
刘师健 《现代语文》2009,(7):133-134
《百年孤独》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建构了一个新奇而又完整的艺术世界。它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整含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心态,以此观照拉丁美洲生存发展的历史及其人们的灵魂世界。要求公众思考造成他们百年孤独的原因,寻找摆脱命运播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