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的两座帝都,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政治制度完备,都城规划合理,建筑技术高超,手工业种类繁多,青铜铸造技术高超,商业活动频繁,这些都是商早期帝都文化的体现,是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研究河南商早期帝都文化,即全面地揭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宋代张择端(款)《金明池争标图》为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幅写实性金明池图像,虽篇幅上不及《清明上河图》,却更充分地体现出"帝都"多角度、多层级的丰富内涵。对照相关文学创作,围绕图画所绘北宋上巳金明池的"争标"活动,可以从水面表演空间、皇家礼仪空间和士庶游赏空间切入,探讨北宋文人的帝都书写。这三重空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既有界限明确的区隔,又有观看/被观看的关联。这使《金明池争标图》比《清明上河图》更为典型地表现出帝都空间的丰富内涵和政治文化变迁:水面表演空间通过水战水嬉、上巳祓禊、祝祷祈雨等,正面呈现国策转向和国家仪典;皇家礼仪空间以主体形象的虚写,暗示习射宴饮、赏花钓鱼、赋诗唱和等或公开或隐秘的君臣关系和政治符码;士庶游赏空间以群像的描绘和衣着服饰的区分,写意地营造出金明池作为文人雅集和市民爱情的典型场景。多样的文学形式书写着这一切,从而印证并丰富了图画的视觉语言与呈现。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是北京人、北京作家。这个认识意义重大。北京的"帝都文化"是《红楼梦》一书的文化渊源。不了解18世纪中叶的"帝都文化"就无法真正读懂《红楼梦》。曹雪芹倘若没有回到北京这段生活经历,今日我们所读到的《红楼梦》,极可能就真的是一本《风月宝鉴》或是一本《情僧录》。在语言文字方面,曹雪芹熟练地运用了含有广大北方地区语言中方言土语的北京话,使《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雅俗相融、生动鲜活、字字传神,从而使这部小说脍炙人口、雅俗共赏。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京味十足的小说,而且是京味小说中的典范之作。红学中的一些问题争论不休,恐怕是与不熟悉或没有考虑帝都文化背景有关。"帝都文化"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真的人,活灵活现,具有"原生态"意义。破解《红楼梦》中诗词的意义既贵心细尤贵眼明,需要耐心更需悟性。《红楼梦》宴饮活动中的这种文化意蕴不仅仅是为了"烘托"气象。正是饮宴活动才凸显了小说人物性格中的"另一面",让人感到更可爱可亲。《红楼梦》的文化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在小说中的巨大作用。没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就没有《红楼梦》的永恒魅力,《红楼梦》就不会经久不衰,屹立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6.
“雪拥蓝关马不前”是韩愈的名句.这位书呆子京官因为写折子劝皇上不要迎佛骨,说自古以来信佛的皇帝都不长寿,龙颜震怒,虽没杀他,还是将他贬去潮州做地方官,而且当天必须动身.潮州现在好了,历史文化名城,潮州菜,潮州戏,功夫茶,美不胜收,当年却是蛮荒之所.韩呆子在赴任途中写了一首诗,原题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绝佳,但《唐诗三百首》不收,《千家诗》收了吧,还给人家改了标题,变成《自咏》.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的行字原本读作xing。太行与五行有关,意思是天帝的活动,而太行山就是天帝活动的场所。由于前往天帝身边,实际上意味着死亡。因此,后世又以大(太)行来表示死亡的含义。传说墓葬中出现的大行伯形象,是太行山的主神,他的作用是引导亡灵升天。历史上出现的大行人、大行令职官与大行伯的职责具有共通性,它们的含义来源均与太行山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原"帝都之根"是中原"根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资源丰厚,有皇家宫殿、寺庙、陵墓以及文学、艺术、科技等等文化内容。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损毁严重,加上体系繁杂,缺少梳理,开发程度非常低。"帝都之根"文化可梳理为帝都"皇家文化"、"都城文化"和"民俗文化"三个子体系,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的重构和创意开发。  相似文献   
9.
“洛阳赋”的繁荣原因有二:一是与统一帝国形势和洛阳帝都地位密切相关;二是缘于东汉一场关于定都问题的论争。“洛阳赋”创作的衰落,就外因论则是统一帝国形势的崩溃和洛阳帝都地位的丧失;就学发展的内因而论,一是都邑题材内容的传统规定性以及“颂圣”“讽谕”旨意对人思维和创作视野的限制,二是赋学自身发展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地位所致。  相似文献   
10.
胡晶 《湖北档案》2016,(8):7-10
他是一名道士,但时人称其“活神仙”.他行踪莫测,但有关他的故事却从未间断,无论皇室还是民间对他的崇拜风靡一时.他,就是张三丰,武当山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张三丰是否确有其人,历史上的张三丰和我们所熟知的是否一致,为何明朝数位皇帝都下诏书数次寻访他,他何时来到武当山,又曾经留下什么惊世预言,本文将一一为您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