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胜全 《收藏界》2011,(3):72-72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重建宋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正式登基,即为宋高宗,并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南宋用于流通的主要货币的铁钱,而且币值多为折二。它不同北宋时以小平铜钱为主,南宋初年,所铸的钱币仍沿用北宋的币制  相似文献   
2.
书接上回,这日淑妃遇到个金人的兵站,便把所剩银两全给了管事的,那管事听说她儿子入赘在金国,又是生意人,想必日后会有些好处,才勉强将她收留,让她洗衣、帮厨、喂马.虽然苦些累些,少不得受些窝囊气,但管吃管住,不用每日行几十里地,已是万幸. 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那一日淑妃正在河边洗菜,远远望见几个汉人被金兵押进大营,倒也不甚在意.只是晚上切草料时,偶然听得柴房有人说话,是江州一带口音,心中甚是诧异.留意细听,竟像是那日在文华殿窥见的同乡叫林放的.  相似文献   
3.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1,(16):20-21
  相似文献   
4.
北宋灭亡前夜,金军两度南下围汴,康王赵构亦曾两度受命出使金军。前一次出使是作为人质,后被其兄肃王代还。关于其奉命出质及侥幸代还的原因,今存史籍的记述太多虚美之辞,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当初衔命出质,纯系被迫无奈,并非慷慨请行;后来侥幸代还,也全因身份见疑,而非使敌畏惮。后一次出使是前往河北金军乞和止师,旋因金军渡河围汴,又被宋廷破格除拜为"兵马大元帅"。今存载籍对其所受帅职的记载,有以"天下"为称者,有以"河北"为称者,有笼统记作"兵马大元帅"者。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河北"而非"天下"。  相似文献   
5.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期间君臣以史为鉴的忧患意识、重民惠民的民本意识、君明臣贤的进取意识、崇尚道德的教化意识和明德慎罚的法治意识是缔造盛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第50页) 当代一位知名学者有过一段这样的评价:"如果我们在宋代帝王中寻找创造意识强的书法大家,则徽宗或不让劲;但若论谁最称继承传统最力、成就最高、见解最深刻的,却不得不推那‘泥马渡康王'的高宗赵构"斯言精到.据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南渡录>和有关资料记载,康王赵构在金营为人质时,乘机逃走.因为跑得饥困交加,在庙里累倒昏睡.  相似文献   
7.
近日,吉安市吉州区档案馆在向民间征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征集到了一套手抄本,名为《事意》,共四册,抄于1954年(农历甲午年),抄写人为王思补老人,时年70岁,为蓝布封面线装书,用行书细毛笔字书写而成,字迹清晰。在汉语词典中,"事意"的含义是事情的意义。在《事意》一书中,分荐母意、荐妻意、荐兄嫂意、保家意、保井意、六畜意、点光意、普渡意、保六甲意、太子意、康王意、谢灯意、褒封财神  相似文献   
8.
庐山脚下的康王谷,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在陶渊明之前就产生了躲避战乱的文化,由此成为《桃花源记》的原型,并在此后的历史中不断积累着相同主题的文化。这一点对了解《桃花源记》的深刻含义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周重器大盂鼎和小盂鼎两件器物的铭文时代问题,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西周早期康王时器物,但它们的篇幅、内容及语法、书法等,处处显示着与早期器物的相异,二十二条证据可证明其绝非学界流行观点所言,表现在:在前人据以判断时代的小盂鼎铭文"成王"二字之后,尚有四五个字的空间是泐损汗漫的,不能据"成王"来断代;两件器铭无论从字体、书法以及篇幅长度看,还是从一些用语如"王若曰"、"勿废朕命"及对册命仪式描述等方面看,或者从其出现的人物和战事规模看,都不应该是康王时期的制品,而是西周中期偏早的穆王时期器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