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265年间户部尚书人数几何,学界至少有四种说法.产生分歧的原因一是对户部尚书实授与带衔未加区别,二是把皇帝的任命等同于在部管事的行为.其实,以洪武十三年为界,洪武十三年前12年间有30位户部尚书,洪武十三年后265年间有86位户部尚书.有明一代,在户部掌管部务的户部尚书...  相似文献   
2.
【伏猎侍郎】fúlièshìlán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伏腊:古代伏祭与腊祭的合称,泛指节日。唐代户部侍郎萧炅在读《礼记》时,误将"伏腊"读为"伏  相似文献   
3.
唐式作为唐代律令格式体系中重要的法的存在形式,体现了唐中央政府在国家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安排等方面的细则性规定,是与唐令、唐格同样重要的国家立法。由于历史上唐式散逸严重,其系统性的法典依据难以考察,因此,唐式对日本式的立法影响也受到较多质疑。随着近年唐式资料的不断发掘和整理,使其间的比较成为可能。日本民部系统式与唐户部系统式内容相对应,在立法上存在着移植关系。从形式到内容,日本民部系统式中的民部式、主计式、主税式对唐户部系统式中的户部式、度支式、金部式、仓部式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对这一关系的进一步证明,将使学界重新评价唐式对日本式的影响作用,尤其对日本学界所持否定性结论具有扭转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高进 《图书馆杂志》2011,(10):113-11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五《别集类存目二》载:"《湘皋集》,三十三卷,明蒋冕撰。冕,字敬所,(按《明史》本传,冕字敬之,然编首王宗沐、黄佐、陈邦偁、吕调阳四序俱称敬所,同时之人,不应有误,疑明史乃刊本之讹),全州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谥文定,事迹具《明史》本传"[1]。《四库全书总目》所载"蒋冕字敬所"有  相似文献   
5.
唐后期的户部别贮钱,是数量可观的国家经费。满足京官月俸需要,仅是其筹建初衷,约占总数六分之一,其余则广泛用于军事、行政、宫廷、赈灾诸方面。从其支出部门,可归结为供官、供军、供内、济民四类;从支出账面。可归结为有名有数、有名无数和无名无数三类。其支用具有机动性强的特征,从而产生应急性和缺乏计划性的特点。作为国家储备资金的户部别贮钱,在政治上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军事上维护王朝安全和稳定,财政上缓解国家经费困难以及赈灾济民等,在唐王朝后期起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司是度支、盐铁、户部三个财政部门的合称。从宋朝建立到宋真宗咸平六年,朝廷对三司做过几次调整。《玉海·宋朝三司使》记载:国初沿后唐制,并户部为三司使。凡  相似文献   
7.
袁克林 《收藏界》2010,(11):82-84
"康熙通宝"于康熙元年(1662年)由户部题准、宝泉局率先开铸,并颁令将铸成的"康熙通宝"样钱颁发各省铸钱局,依式样铸造与顺治钱并行于市。但为时不久,即颁令各省局停铸,只保留户部宝泉、江宁两局仍照旧设炉座鼓铸。康熙六年(1667年),户部题准各省炉座铸钱,并添设宝苏局、宝鞏局、宝昌局等处铸钱厂局,仍按部颁康熙样钱铸钱。  相似文献   
8.
柯玉升 《知识窗》2013,(7):60-60
户部尚书万之明不光做事勤勉、为官清廉,还落下了个“铁嘴尚书”的美名。自进入官场三十多年来.他深居简出.从不接受别人的宴请.也绝不宴请别人.且从未破例.连当朝雍正皇帝也感叹他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9.
唐虞 《教师博览》2006,(11):18-18
大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度假,在那里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宰相房玄龄当时在京城留守。遇到有从京城来的人,太宗就问:“房玄龄听到我任命李纬为户部尚书的消息后,有什么意见?”来人回答说:“玄龄只说‘李纬大好髭须’,别无他语。”太宗因此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在李纬任职一事上,房玄龄只说了“李纬的一把大胡子生得好”这样一句话,而且这句话与李纬提拔任用这件事情根本挨不着边。可就是这样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改变了唐太宗任命李纬的初衷,使李纬由京官改任地方官,由重要职务改任次要职务。唐太宗是封建帝王,地位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纠纷的产生和解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政治制度,频发的经济纠纷也侧面反映了人民财富的积累。《黑图档·咸丰朝》中记载了大量清朝时期盛京地区的经济纠纷案件,这些案件的档案反映了经济纠纷的处理程序,反映了盛京地区的地方特色。通过对《黑图档·咸丰朝》中经济纠纷案件的整理归纳,从前期调查和案件审判两方面分析咸丰时期盛京地区经济纠纷的处理程序,以期补充对清代地方经济纠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