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清朝初年宁古塔流人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文化素养高、特色鲜明的诗人群体,对东北地区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饱经风霜的方拱乾流放所作的诗文,不仅记录了在宁古塔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之精神状况,在清初诗史和东北文学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周鲲 《百科知识》2014,(3):14-16
正"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这首《悲歌赠吴季子》是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写给将要发配到宁古塔的挚友吴兆骞(即吴季子)的一首诗。吴兆骞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南闱科场"案中被流放宁古塔的8名举人之一。顺治十六年(1659年),自京师出塞、送其出关之作遍于天下,吴伟业正是在此情此景之下,写下了这首凄凉之作,表达了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在  相似文献   
3.
方拱乾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其生平事迹仍有若干不甚清晰之处。李长祥《和宪先生桐城方公墓志铭》和《桐城桂林方氏家谱》等相关资料,可以纠正学术界关于方拱乾生平履历中的一些错误,为其人其诗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流放,是古代一种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清朝时,有一个地方流放犯人(特别是名人)最多,那就是宁古塔。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流放地,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和宁安市境内。300多年前的宁古塔,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生存,超乎寻常的艰难。不过,除了那些不堪忍受苦难而逃跑、自杀的,流放者中也不乏与天地命运抗争的铁汉,他们不甘在渗嗟悲叹里沉沦,而是在苦难里坚忍不拔,  相似文献   
5.
东北流寓诗是清代流寓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流寓作家群体投入精力最多、著述最丰厚的文体。以丁澎、函可、郝浴、方拱乾为代表的流寓诗人在遣戍东北期间创作了大量流寓诗,体现了清代诗人斗志昂扬、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他们积极投身于东北地区的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可歌可泣的文化逆旅。  相似文献   
6.
关治平 《寻根》2012,(6):26-29
宁古塔与流人文化联系到一起,主要是由于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朝时期,这里成为了著名的流放地,大批获罪的官吏、文士名人等被流放于此. 流人的出现并非偶然,不只是清朝,如果上溯追源,流刑始于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到唐宋时流放早已形成制度,成为历代政权使用刑法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形成的流刑代代沿用.  相似文献   
7.
此为有清第一次敕修圣训,不但为<太宗圣训>中最早之本而已.纂修诸臣其名见于册首、未破碎可辨认者有:黄机、曹本荣、左敬祖、方拱乾诸人.<国史·黄机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