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本来就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愿意,就可以看到一切。假如你在某个星球上发现了一滴水,你并不需要看到这个星球的全部才能得出答案。你完全可以通过这小小的一滴水,就能够推理出"这个星球存在一个浩瀚的海洋"这个事实来。  相似文献   
2.
不妨一笑     
一枝 《健身科学》2008,(6):48-48
酗酒引起史密斯先生到医院看病。他向医生陈述了症状,医生给他做了一次复杂的检查,但是仍然无法确定产生症状的病因。  相似文献   
3.
春天的礼物     
洪浩严 《当代学生》2012,(22):46-47
用心在纸上写出来的文字,是同学们十几年的人生感悟和十来年的读书心得之所聚。那些读来明白晓畅的文字,非一日之工夫——如果能让读者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停留更长的时间,且能细细品味,那就更不容易了。写作,仿佛是"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4.
无中生有     
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相似文献   
5.
书是什么?"是什么"与"做什么",紧密相连。这里,不讲书的历史;不从《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对"书"的定义出发;不从传统功利的角度,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从经营的眼光,将图书分为"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具实,传言取信于人并没有这么简单。"谣言"属于那种大多数人觉得不需要定义便知道是什么的概念。人们一般以为,谣言是指人与人之间流传的未经核实的消息,即"传言"。其实,就连传媒专家们对"什么是谣言"也没有统一的意见。他们大多数只是用谣言来指不能尽快得到证实或无法得到证实的信息。这是因为许多被当成谣言的传言,后来都被证实或部分证实,而那些未能证实的传言也不等于就是无中生有的造谣,只是因为缺乏确实信息而无法证实而已。也有专家把谣言视为"宣传"的一个品种,而宣传,按社会科学泰斗哈罗德·拉斯韦尔的定义,是一种控制舆论的手段。还有的专家则建议,讨论谣言应区分只是"不准确的信息"和故意欺骗的"误导信息",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更不能把所有不利的言论都归为"故意欺骗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炫耀     
<正>人炫耀的,往往是他所没有的,或是缺少的。举例来说,当有人炫耀他的财富时,这人的财富往往并不多,或不够多。若是够多,他便不必炫耀了,因为已经尽人皆知。当有人炫耀他的学问时,情形也一样,他可能没有学问,或是学问不够好。若是他学问真够好,他也不必炫耀了,他必然知道炫耀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有学问的人,必然不屑为之。这是一个矛盾。要炫耀你真有的,然而,真有了的,又必  相似文献   
8.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20,(3):99-101
近年来,我国高考改革完成了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确立了"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就语文高考命题而言,相应进行了调整和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具有革命性的,但是并非无中生有、疾风骤雨,而是在此前改革思路承续、渐进基础上的变革;与此同时,也有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  相似文献   
9.
无中生有     
实验用品:镊子1把、脱脂棉2团、集气瓶2个、玻璃片2块、浓氨水、浓盐酸.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无中生有”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出发,通过对不完全图形的整体之美和创意表达的论述,阐明不完全图形的设计中映射到的“无中生有”理论。不仅体现了虚和实的演变,而且对不完全图形中行由于省略或中断而形成的“空白”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